这首《秋望》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壮丽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霜降后秋色的破碎与林木的萧瑟,以及山色的苍翠与水边僧影的孤寂,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
首句“霜压秋光碎”,以霜的凝重和秋光的破碎,形象地描绘了深秋的寒冷与凋零。接着,“林容似不胜”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林木以情感,仿佛它们也难以承受这秋日的凄凉。
“近山空翠湿,低野远烟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近处的山色在霜露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翠绿,而远处的田野上,淡淡的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声咽风中雁,影寒水际僧”则将视角转向动态与人物,雁群在风中哀鸣,僧人在水边独坐,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肃杀之气,也暗示了人的孤独与超脱。
最后,“揽云楼上望,日在最高层”一句,以登高远眺的姿态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站在云楼之上,太阳似乎就在最高峰,寓意着无论身处何境,都有希望与光明。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