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

赤族诚非汉道洪,违时贾祸亦缘公。

最怜老却从陈豨,不道先曾辟蒯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赤族确实不是汉朝的大道,违逆时势招致灾祸也因你而起。
最让人同情的是,你年老却跟随陈豨叛乱,未曾想到你曾拒绝过蒯通的建议。

注释

赤族:指满门抄斩的罪行,古代对叛逆者的惩罚。
汉道:指汉朝的正道或统治理念。
违时:违背时势,不合时宜。
贾祸:招致灾祸,引来麻烦。
陈豨:西汉时期的人物,曾反叛汉高祖刘邦。
辟蒯通:蒯通是策士,曾劝说陈豨背叛刘邦,但陈豨没有采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耆卿的《咏史(其二)》,主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对赤族(古代因罪株连家族的人)的命运进行反思。首句"赤族诚非汉道洪",表达了对滥杀无辜、株连九族行为的否定,认为这并非正道所为。次句"违时贾祸亦缘公",指出这些悲剧往往源于个人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了灾祸。

诗人特别提到"最怜老却从陈豨",这里的"老却"可能指的是年迈之人,陈豨是汉代将领,此处可能是借指无辜受牵连的老者。诗人同情他们的不幸,暗示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最后一句"不道先曾辟蒯通","辟"意为征召,"蒯通"是战国时期策士,这里暗指那些有能力却不被重用或庇护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贤才被埋没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寓言于事,批评了历史上不公的株连政策,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才选拔的期待。

收录诗词(46)

陈耆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一)

沛公家业本无能,休责渠曹不治生。

看取帝王他日事,方知俗眼未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读商君传二首(其二)

计事应须远作程,快心多酿后灾成。

遁来关下无人舍,正为商君法太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读商君传二首(其一)

大信之信本不约,至诚之诚乃如神。

欲识唐虞感通处,泊然无物自相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九日阻雨晚晴二首(其二)

年年此日竞跻攀,今日柴门雨遣关。

不见白衣人送酒,难偕乌帽客登山。

鸦声不断遥天暮,鸟影争回落照间。

未识明年谁健在,逢时只合暂开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