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清慧还期庸福修。狂名至竟负温柔。

愁城谁与度春秋。

已过陈思期洛水,还如杜牧在扬州。

多情岂合此生休。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纱》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情感以及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清慧还期庸福修”中,“清慧”形容诗人自身的智慧与高洁,“庸福修”则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中的福分的期待与珍惜。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也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感。

“狂名至竟负温柔”一句,诗人似乎在自嘲或反思自己名声上的狂放,与内心深处的温柔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形象与内在情感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愁城谁与度春秋”则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上升到更广泛的时间维度,以“愁城”比喻内心的忧愁,提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漫长的时间里,谁能与自己共同度过这些忧愁?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孤独感,也触及了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的“已过陈思期洛水,还如杜牧在扬州”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陈思王曹植和杜牧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时间与空间的对比。曹植曾游历洛水,而杜牧则在扬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处境的感慨。

最后,“多情岂合此生休”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多情性格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感受。在诗人看来,多情似乎并不适合于他的生命旅程,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情感世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情感以及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身份与社会角色之间张力的探索。

收录诗词(179)

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偏是花开风又雨。一霎相逢,霎霎相思苦。

覆去翻来千万绪。销魂那得魂如许。

花外漏声花底语。花底迷楼,花外来时路。

路到尽头难觅处。多情悔被无情误。

形式:

浣溪纱.集唐

昨夜星辰昨夜风。月斜楼上五更钟。

麝薰微度绣夫容。

岭树重遮千里目,辞根散作九秋蓬。

断无消息石榴红。

形式:

水龙吟.题画,雨中春树万人家。十二年前吴石明笔也

雨中春树人家,画图省识荆关意。

黄尘净洗,青山淡写,绿烟如幂。

残冻犹凝,嫩晴乍间,养花天气。

只高楼怕与,凭阑远望,人何在,情千里。

记省年时旧事。黯销魂、渭城春思。

断桥疏柳,隔江残笛,尽侬蕉萃。

行雨踪迷,为霖愿渺,望霓情系。

待何年、重倩东风,吹汝遍,芳菲地。

形式:

满江红.题画,半江红树卖鲈鱼

十载江湖,已负却、垂纶初意。

怎便得、浮家泛宅,苇芦丛里。

雨笠烟蓑看浩渺,青山红树忘醒醉。

漫随他、沧海阅风波,销豪气。钓鳌愿,成虚拟。

斩蛟志,空长誓。共兹泉雷泽,一齐收起。

但使得鱼能易酒,不愁举网嗟无地。

好从今、一叶驾扁舟,恣云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