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蝉次崔闇修韵

去夏寥天阁,终朝傍我鸣。

如何数千里,又送两三声。

乍响音能妙,忽闻心一清。

物情殊自惜,客耳不曾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寄所作的《初闻蝉次崔闇修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初次听到远处蝉鸣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蝉鸣带来的独特感受。

首句“去夏寥天阁”,以“寥天阁”象征夏季的空旷与宁静,暗示蝉鸣的背景。接着,“终朝傍我鸣”描绘了蝉在整个白天陪伴着诗人的场景,营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氛围。

“如何数千里,又送两三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蝉鸣虽来自遥远之地,却能清晰地传入耳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远方事物的敏感感知。

“乍响音能妙,忽闻心一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妙”字形容蝉鸣的美妙,以及“心一清”表达听者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体现了自然之声对人心灵的洗涤作用。

最后,“物情殊自惜,客耳不曾盈”两句,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蝉鸣的珍惜之情,并暗示自己作为“客”的身份,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闻蝉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对人内心的影响,以及诗人对这种美好体验的珍视与感悟。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槿

六月荷花好,如兹槿亦强。

可怜千瓣艳,不过一朝香。

似悟人荣落,偏供僧糗粮。

寄余周子爱,红白足相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徐步

高卧兼徐步,空斋日日同。

柘喧争果雀,椿袅挂丝虫。

阮屐喜无累,杜囊怪底空。

花前且饱食,静看槿口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署中有怀终南

饱食空斋懒过人,花閒树下百回巡。

枝枝叶绿风翻背,个个蜂黄粉裹身。

游借山图供睡览,诗凭药力助心神。

三千里外吾能到,咫尺终南隔却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月夜

独坐一庭空,凉生夜不同。

鸟归风谡谡,树转月悤悤。

影到三更后,鳌潜万籁中。

怪来清到骨,积水浸吾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