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论诗五言古体限寘韵》由清代诗人曾逢辰所作,其内容深邃,见解独到,对古代诗歌的评价既全面又深入。
诗中首先提出“诗学原同类,诗心各自异”,强调了诗歌在形式上的统一性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性。接着,通过“郊寒骨凌霜,岛瘦坛树帜”两句,巧妙地运用了“郊寒岛瘦”的典故,将不同风格的诗人进行对比,形象地描绘出他们作品的不同风貌。
“开府尚清新,参军邻恣肆”则进一步阐述了诗歌风格的多样性,既有清新脱俗之作,也有放纵不羁之笔。接下来,“仙才与鬼才,作作有风致”一句,将诗人分为仙才与鬼才两类,前者追求超凡脱俗,后者则可能带有某种怪诞或奇诡的特质,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月旦评高低,风雅商位置”两句,借用了古代以月旦评断人物高下的典故,来比喻对诗歌作品的评价,同时也点出了风雅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紧接着,“杜公冠古今,格调皆纯粹”高度赞扬了杜甫的诗歌成就,认为他的作品在古今都是独一无二的典范,格调纯正。
“上薄离骚词,下该沈宋意”则将杜甫的诗歌与屈原的《离骚》以及沈佺期、宋之问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显示出杜甫在诗歌艺术上的广泛影响和深远造诣。
“曹刘走且僵,苏李遥思避”通过对比曹操、曹丕(曹刘)与苏轼、李白的作品风格,指出前者较为拘谨,而后者则更为自由奔放,表达了对自由创作精神的推崇。
“颜谢逊孤高,徐庾杂流利”则将颜延之、谢灵运与徐陵、庾信的作品进行比较,前者以其高洁孤傲著称,后者则以文辞流畅见长,体现了对不同风格的尊重与欣赏。
最后,“六朝及隋唐,有一原无二”总结了从六朝至隋唐时期,诗歌风格虽多变,但始终保持着独特的个性,没有完全相同的风格。而“何况宋元明,谁敢参末议”则预设了一个更高的标准,表明在宋代至明代,诗歌的评价更加严格,难以轻易定论。
整首诗不仅对古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价,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功底,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