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山林晨景。首句“石泉咽危滩”,以“咽”字生动地描绘了泉水在险峻的山滩间缓缓流淌的情态,仿佛低吟浅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轻烟散林表”一句,轻描淡写地勾勒出林间的薄雾,与前句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清晨山林的朦胧之美。
“新丰酒难沽,寂寂空山晓”两句,借用了唐代诗人王维《新丰主人》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繁华的淡漠。新丰酒,象征着繁华与热闹,而“难沽”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难以获得,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风吹垫角巾,斜月犹皎皛”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林间,微风吹动着头上的帽子,斜月依然明亮,照耀着前方的道路。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飒然风月怀,岂慕长安道”表达了诗人对风月美景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繁华都市生活的不羡慕,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试问灞桥人,新诗得多少”以问句结尾,既是对友人的询问,也是对自己创作的反思,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期待与他人分享这份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林晨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