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庵为从石上人题

西林禅人东林弟,朝作新诗暮作偈。

将禅比诗不争多,色里胶青水中味。

室中枯坐一绳床,窗风吹出沈香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西林庵为从石上人题》。诗中描绘了西林禅人与东林弟在禅修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和谐共融,以及他们在静谧的西林庵中所体验到的内心世界。

首句“西林禅人东林弟,朝作新诗暮作偈”点出了两位修行者的身份和日常活动,他们不仅在清晨创作新诗,在夜晚则吟诵佛经(即“作偈”),展现了他们对艺术与宗教的双重追求。

接着,“将禅比诗不争多,色里胶青水中味”一句,巧妙地将禅宗思想与诗歌艺术相比较,暗示了两者在精神层面的相通之处。这里的“色里胶青水中味”,比喻了禅与诗在深层次上的共鸣,如同色彩与水中的味道一样,难以言喻却能触动人心。

后两句“室中枯坐一绳床,窗风吹出沈香气”描绘了修行者在简陋的室内静坐的情景,绳床象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而窗外的微风则带来了宁静的气息。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元素,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心灵纯净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林禅人与东林弟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以及在艺术与宗教之间找到的平衡与融合。袁宏道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集张园分得对字

秋芳老尽枯香在,缸花夜煖朱丝佩。

洞庭橘子割霜寒,碧碗青盘雅相对。

钓月半窗吐薄晖,长眉小史换宫衣。

金炉火急焦声碎,杯面鱼珠点点飞。

形式: 古风

步小修韵怀景升

江涛日夜锁梅冶,长髯仙人在其下。

歌楼夜雨蜡灯红,袖压金厄点筹马。

箧中时有青铜泪,宾客无欢神色醉。

欲将心腹苦干人,前门投刺后门避。

世人眼塞开元钱,郡能读得贞观字。

百万抛来李白穷,十千唾手袁羊戏。

沟水至清河至浊,汉宫不重东方朔。

火池老尽垂天翼,斥鴳公然乘羊角。

形式: 古风

从军行赠程生

留都十月九塘报,程生拍手向东笑。

三百斤石一手提,自典冬衣买乌号。

玄霜十月道途难,雪花如石打马鞍。

敝衣三尺不掩体,尚说淮南飞不寒。

自从和议成反复,正使羁囚尚书戮。

天子咨嗟发帑金,经略提兵过鸭绿。

材官猛士气如云,玉刻腰带金麒麟。

朝廷岂无胡都堂,人问不少戚将军。

往闻倭奴寇浙时,义乌贵者至千人。

倭奴机关亦易与,结羊挥扇驱妇女。

十步一伏九步连,八尺神刀吼秋雨。

程君切玉如切肉,倭刀虽强不过玉。

形式: 古风

达磨影石

禅月罗汉天下绝,螺烟渗石光不灭。

面纹漆黑眼生棱,衲衣袖展秋云洁。

幅巾谈道老先生,以刀割影影愈彻。

如虫蚀木偶成文,镜花岂必生枝节。

中山废圃石如铁,白浪缠身捲飞雪。

移向山中作一盆,飘然乘风苇可折。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