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次颂符术致雨之韵》。从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雷雨天气,以及通过某种符术引致雨水的景象。
"术乃轰雷电,时方切禜雩":开篇即刻画出一幅惊心动魄的雷雨图景。"术"指的是古人用以求雨的方法,而这场雷电之势,如同神秘力量在天地间施展。
"感通渠自诿,造化本无拘":这里表达了自然界中水的流动与变化是顺应自然法则的,不受外界干扰。"感通"意味着水能随时而动,"造化"指的是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而这些都遵循着天然规律,没有任何约束。
"翻想匙明雪,量同斛粜珠":诗人将雨后的清新景象比喻为雪地的洁白,将雨水的丰沛与粮食和珍珠等宝物相提并论。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雨水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富足。
"天公应有语,尔力不关吾":结尾处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天公"指的是掌管自然界的神灵,而"尔力"是说这股力量与个人无关,即便是天意,也与自己的命运无涉。
整首诗通过对雷雨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力的敬畏和顺应,以及在面对超越人类掌控的事物时所表现出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