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兔死从来狗亦烹,楚亡安得有韩彭。
封留便约赤松去,已愧当年鲁两生。
这首诗通过对比兔死狗烹的俗语与楚汉争霸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功臣命运的感慨。前两句“兔死从来狗亦烹,楚亡安得有韩彭”,运用了“兔死狗烹”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功臣在君主成功后往往遭遇的不公待遇,暗指韩信和彭越两位楚汉时期的名将,他们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却因猜忌被处死的命运。后两句“封留便约赤松去,已愧当年鲁两生”,则表达了对功臣选择的反思,如果当初功臣们在胜利后就选择隐退,或许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同时也对当年未能预见并阻止悲剧发生的智者表示遗憾。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借古喻今,深刻揭示了功臣与君主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功臣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不详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诛秦蹙项奠乾坤,三杰勋名万古存。
一笑淮阴年少客,不如漂母识王孙。
露冷芦洲楚水平,荒坟三尺近甘城。
当年不进王孙饭,千古谁知漂母名。
裤下包羞气未伸,寄身亭长更遭嗔。
不图他日千金报,漂母应非世俗人。
边城寂寞岁将阑,浊酒频斟醉不欢。
一点青灯霜月白,野凫风起石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