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静闻禅侣(其五)

鹤影萍踪总莫凭,浮生谁为證三生。

护经白刃身俱赘,守律清流唾不轻。

一篑难将馀骨补,半涂空托寸心盟。

别时已恐无时见,几度临行未肯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徐宏祖的《哭静闻禅侣(其五)》是一首悼念亡友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禅侣深深的哀思和怀念。首句“鹤影萍踪总莫凭”,以鹤的孤高和萍水相逢的无常,暗示了禅侣如仙人般的飘忽与生命的短暂。次句“浮生谁为證三生”,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轮回之说,表达了对禅侣来世的期盼。

“护经白刃身俱赘”描绘了禅侣坚守佛法的决心,即使面对生死威胁也不曾退缩,这体现了他的坚韧与忠诚。“守律清流唾不轻”则赞美了他的清高节操,不轻易玷污佛法。然而,“一篑难将馀骨补”暗示了即使付出再多也无法弥补失去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

“半涂空托寸心盟”表达了对未能完成共同理想的遗憾,以及对禅侣临终前的承诺无法兑现的愧疚。“别时已恐无时见”直接表达了对永别的恐惧,而“几度临行未肯行”则写出了诗人多次欲去探望却因不舍而未能成行的矛盾心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34)

徐宏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静闻禅侣(其六)

一番魔障一番憨,梦寐名山亦是贪。

井不及泉无论九,河难问渡尚呼三。

疲津此子心惟佛,移谷愚公骨作男。

幻聚幻离俱幻相,好将生死梦同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游桃花涧

睡足山中雨,起探云里泉。

重崖岚掩映,复道水潺湲。

涧是桃花旧,波摇松影鲜。

层层声捣石,矫矫势垂天。

吼虎深藏峡,狂龙倒挂川。

怒疑连壁坠,宛似趁风旋。

玉迸丝丝立,珠倾个个圆。

石文喧旧鼓,松韵协疏弦。

转觉一山静,遥分众壑妍。

我来当雨后,波去落衣边。

洒雪魂俱白,披涛骨欲仙。

谁施开峡斧,更赖买山钱。

巧树皆垂臂,危岩并倚肩。

石牵绡作幕,松滴翠为钿。

隔坞飞云屣,淩空驾铁船。

不愁山欲暮,共与水争先。

何必寻三峡,还须受一廛。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补小香山梅花堂诗(其一)

佳迹空山漫记吴,幽人逸兴寄髯苏。

种来香雾三千界,削就云根第一株。

水月遥分大士供,阴晴递换小山图。

片时脱尽尘凡梦,鹤骨森寒对玉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补小香山梅花堂诗(其二)

幻出烟萝傍玉京,须知片石是三生。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混沌凿开云上下,崆峒坐倚月纵横。

峰头且莫骑黄鹤,留遍江城铁笛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