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鹤闻之旧矣及来吴中以钱半千得一只养之殆经岁不幸为饮啄所误经夕而卒悼之不已遂继以诗南阳润卿博士浙东德师侍御毗陵魏不琢处士东吴陆鲁望秀才及厚于予者悉寄之请垂见和

池上低摧病不行,谁教仙魄反层城。

阴苔尚有前朝迹,皎月新无昨夜声。

菰米正残三日料,筠笼休碍九霄程。

不知此恨何时尽,遇著云泉即怆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池塘边我因病体衰弱无法行走,是谁让仙人的魂魄返回了天宫?
阴暗的苔藓还留有前朝的痕迹,明亮的月亮已没有昨晚的清响。
三天的菰米即将吃完,竹篮不要阻碍我飞向九重天的行程。
我不知道这无尽的愁绪何时能消,只要见到云雾山泉就会触动悲伤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之物的哀伤。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池上低摧病不行”一句,以病弱的身体作为开篇,设定了一种幽静而又带有一丝哀伤的情境。接下来的“谁教仙魄反层城”则是在询问,那些神秘的力量让诗人心中的那份清高脱俗之感又一次回到了尘世的纷扰中。

“阴苔尚有前朝迹,皎月新无昨夜声”两句,通过对历史遗迹和月光变化的描写,强调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更新的主题。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是自然界,也在不断地变化,不再有昨夜的影子。

“菰米正残三日料,筠笼休碍九霄程”则是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事情的描绘,这些细节增添了诗歌的情真意切,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寂与无奈。

“不知此恨何时尽,遇著云泉即怆情”两句,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流露。这里的“此恨”,指的是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失去之物的无法弥补的心痛。而“遇著云泉即怆情”,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总是能触发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复杂又难以言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逝去事物的无尽怀念。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无法挽回失去之物的哀伤。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孙发百篇将游天台请诗赠行因以送之

孙子荆家思有馀,元戎曾荐入公车。

百篇宫体喧金屋,一日官衔下玉除。

紫府近通斋后梦,赤城新有寄来书。

因逢二老如相问,正滞江南为?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扬州看辛夷花

腊前千朵亚芳丛,细腻偏胜素柰功。

螓首不言披晓雪,麝脐无主任春风。

一枝拂地成瑶圃,数树参庭是蕊宫。

应为当时天女服,至今犹未放全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

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早春病中书事寄鲁望

眼晕见云母,耳虚闻海涛。

惜春狂似蝶,养病躁于猱。

案静方书古,堂空药气高。

可怜真宰意,偏解困吾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