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别倪生》。诗中表达了诗人作为流离失所之客的早年经历,与友人倪生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乱离为客早”,点明了诗人早年便因战乱而成为漂泊他乡之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接着“与尔一浮云”一句,以“浮云”比喻短暂无常的友情,暗示了两人相聚的不易和离别的必然。
“母在身难许”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家庭责任的考量,即使心中渴望与亲人团聚,但现实的束缚让他难以实现这一愿望。“年衰道未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迷茫与不满,虽已年岁渐长,却仍未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离筵临广武,歧路指横汾”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广武、横汾都是地名,这里借以象征分别之地,通过具体的地点来强化离别的氛围。诗人与倪生即将踏上各自的道路,分道扬镳,充满了不舍与伤感。
最后,“努力还桑梓,天南有雁群”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他希望将来能够回到家乡,过上安定的生活。同时,以“天南有雁群”结尾,既寓意着远方的牵挂,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平安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