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
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
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留下的荒凉画面。睢阳陷落,外界的救兵无法到达,忠诚的臣子在乱世之中殒命,而当时的君主对此感到哀伤。春天到来,荒废的郊野长满了青草,旧日的营寨间盛开着野花。诗人内心的悲痛欲向将军表达哀悼之情,但如同东流不回的河水一般,无法挽回逝去的时光和生命。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废墟和英雄辈出的深切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无常世事的无奈与哀伤。诗人的情感表达质朴而深沉,语言简洁有力,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在抒发胸臆时的艺术魅力。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祸集钩方失,灾生剑忽飞。
无由就日拜,空忆自天归。
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
东堂哀赠毕,从此故臣稀。
南陌晴云稍变霞,东风动柳水纹斜。
园林带雪潜生草,桃李虽春未有花。
幸接上宾登郑驿,羞为长女似黄家。
今朝一望还成暮,欲别芳菲恋岁华。
封植因高兴,孤贞契素期。
由来得地早,何事结花迟。
叶重凝烟后,条寒过雨时。
还同李家树,争赋角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