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二月十四日风雨孤坐秀州城西僧舍赋此》描绘了秀州城西早春时节的凄清景象。诗中,诗人以“春事微”开篇,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尚且微弱,二月的雨水频繁,导致行人稀少,道路难行。“江湖渺然不可渡”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交加中江河湖泊的浩渺与艰险,诗人不禁思考自己的归宿何处。
“老来口腹胡为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迈体衰还要为生活琐事所累的感慨,反映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接下来,“乱后人民今见非”揭示了战乱之后社会民生的凋敝,人们的生活状态与以往大相径庭,这使得诗人更加忧虑。
最后两句“兼旬不得武陵信,倚杖南望孤鸿飞”,诗人长久没有亲人的消息,只能独自倚杖而坐,望着南飞的孤雁,寄托思念之情,也寓含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孤独之感。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风雨、行人稀少、战乱后的民生凋敝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