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卿官新成奉题,四章(其三)

桐华披拂一亭云,鹄对于兹忆卯君。

只谓栖皮勤习射,翻从异地感离群。

本根孝友风犹古,规矩高曾世有芬。

堂构依然家法在,底誇新筑张吾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名为“卯君”的人物的追忆与怀念,通过桐华、鹄鸟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诗人以桐树的轻拂之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回忆的飘渺;鹄鸟的出现,则是卯君形象的具象化,引发对往昔的追思。

“只谓栖皮勤习射”,表达了卯君生前的勤奋与专注,可能是在强调他的军事才能或追求技艺的执着。“翻从异地感离群”,则揭示了诗人对卯君离世的深切哀痛,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本根孝友风犹古,规矩高曾世有芬”,这两句赞美卯君家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孝顺与友情的传承,以及先辈们留下的良好风气。这不仅是对卯君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家族文化的高度赞扬。

“堂构依然家法在,底誇新筑张吾军”,最后两句则转而表达对卯君家族传统与精神的坚守,即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家族的规矩与传统仍然得以延续。这里既有对卯君家族传统的尊重,也暗含了对家族未来发展的期待,希望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能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家族传统与精神的深刻敬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友情、亲情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225)

朱景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 字:幼芝
  • 籍贯:湖南武陵

相关古诗词

伯卿官新成奉题,四章(其四)

师门海外笃情亲,踪迹苔岑合亦真。

司马设官缘武事,将军赐号本文人。

我耽研北清閒甚,君向花南结构新。

博得濠梁相视笑,惠庄至竟远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邹小山宗伯茄豆帧子为章书亭镇帅题

东坡在岐亭,力持杀生戒。

谓同鸡豚饱,曷勿芦菔芥。

齐民有要术,蔬圃细亦大。

所以渤海守,计口筹韭薤。

烹菽及脯茄,古籍均纪载。

厥性详义疏,本草备图绘。

清绝让乡翁,写生出时辈。

馀事貌纤种,紫绿粉琐碎。

豆棚瓜架间,手摘可一再。

游戏往往然,兹幅尤狡狯。

想当贵盛时,割炙恣所快。

一朝厌芗腥,食单美生菜。

沿篱既吾茹,落苏亦吾爱。

涉笔偶及之,肉食料可废。

列鼎故自豪,所味乃沆瀣。

明公得此意,见画辄欲拜。

属题心郑重,饕餮期一汰。

养福兼养财,养生此其概。

载绎东坡言,噬嗑义不昧。

誓当涤三庭,常餐佐粗粝。

形式: 古风

又为书亭镇帅题小山宗伯画扇

三十六湾秋正熟,帆如落叶飘相续。

幅幅随风卸复张,逶迤曲岸峰颓绿。

十年不棹湘之湾,梦中倭堕疑烟鬟。

忽从画里见彷佛,只少苦竹痕斑斑。

画家多师董北苑,派别梁溪更深稳。

静树停流何有无,读画辄觉形神远。

让翁戏墨散老怀,潇湘入手清无霾。

宝之欲袭青丝緺,从今画扇题新斋。

形式: 古风

腊月廿七夜宿海门

北风不成雪,海上有涛声。

竟夕震双耳,残年无限情。

三山渺何许,习坎利于贞。

坐觉扶桑晓,看予白发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