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五首(其三)

狼藉花因昨夜风,春归了不见行踪。

孤吟茕坐清如水,忆得轻离十二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昨夜的风吹落了满地花瓣,春天似乎已经离去,踪影全无。
我独自吟唱,寂寞坐着,心境清澈如水,回忆起在那轻盈离开的十二峰情景。

注释

狼藉:形容散乱、杂乱不堪的样子,这里指花瓣被风吹落后的状态。
花因昨夜风:指昨夜的风导致花朵散落。
春归:春天离去。
孤吟:独自吟唱。
茕坐:孤独地坐着。
清如水:形容心境清澈,像水一样透明。
轻离:轻盈的离开,可能指过去的某个美好记忆。
十二峰: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山峰,也可能象征远方或某种理想之地。

鉴赏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远去时光和故土的怀念之情。在这短暂的四句中,朱淑真巧妙地运用意象和情感的流转,展现出一幅春天归来却又带走了旧时记忆的画面。

"狼藉花因昨夜风,春归了不见行踪。" 这两句诗通过“狼藉花”——一种在野外随处可见的小花,以及“昨夜风”的动作,表达了春天已经悄然到来,但那些曾经留下足迹的记忆却被春风带走,不再显现。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和往事难寻。

"孤吟茕坐清如水,忆得轻离十二峰。"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孤吟茕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悠然自得的状态,而“清如水”则强调了这种状态下的内心之清澈。这与下文中的“忆得轻离十二峰”相呼应,“十二峰”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也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念。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春归五首(其四)

一点芳心冷若灰,寂无梦想惹尘埃。

东君总领莺花处,浪蝶狂蜂不自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春归五首(其五)

平畴交绿蔼成阴,梅豆初肥酒味新。

门外好禽情分熟,不知春去尚啼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色有怀

客里逢春想恨浓,故园花木梦魂同。

连堤绿阴晴烟里,映水红摇薄雾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春夜

半檐斜月人归后,一枕清风梦破时。

无奈梨花春寂寂,杜鹃声里祇颦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