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池

干将欲飞出,岩石裂苍矿。

中间得深泉,探测费修绠。

一穴海通源,双崖树交影。

山中多居僧,终岁不饮井。

杀气凛犹在,栖禽夜频警。

月来照潭空,云起嘘壁冷。

苍龙已何去,遗我清绝境。

听转辘轳声,时来试幽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剑池》,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处神秘而幽深的剑池景象。开篇以干将剑的传说为引,形象地展现了剑池的形成过程,暗示了其历史渊源和不凡之处。"岩石裂苍矿"描绘了剑池周围环境的壮丽与险峻。

接着,诗人通过"中间得深泉,探测费修绠",进一步刻画了剑池水源的深邃和探寻的艰难,增加了神秘感。"一穴海通源,双崖树交影"则描绘了剑池的开阔与静谧,以及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山中多居僧,终岁不饮井"暗示了剑池所在之地的僻静与修行氛围,僧侣们常年饮用此水,增添了禅意。"杀气凛犹在,栖禽夜频警"则透露出一丝历史的沉重与肃杀,可能暗指剑池曾有的故事或传说。

"月来照潭空,云起嘘壁冷"描绘了夜晚剑池的寂静与清冷,月光洒落,云雾缭绕,更显其超凡脱俗。最后,诗人以"苍龙已何去,遗我清绝境"表达对剑池来历的好奇与感慨,以及对眼前美景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剑池的自然景色、历史传说和人文气息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清幽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听转辘轳声,时来试幽茗"则是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增添了一丝生活情趣,使得剑池之境更加生动可亲。

收录诗词(921)

高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字:季迪
  • 号:槎轩
  • 籍贯:江苏苏州
  • 生卒年:1336-1373

相关古诗词

练渎

吴越水为国,行师利舟战。

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

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

鼓棹激风涛,扬舲逐雷电。

当时意气盛,谓已无句践。

鸥避去沙洲,龙愁闭渊殿。

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

台上失娇姿,泉间掩惭面。

至今西山月,恨浸秋一片。

犹有网鱼人,时时得沉箭。

形式: 古风

太湖石

没人采石山根渊,投身不试饥蛟涎。

冯夷不解护潜宝,几片捧出如青莲。

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涛漱击应千年。

初疑鬼怪离洞府,珊瑚铁网相钩连。

嵌空突兀多异态,云吐夏浦芝生田。

龙鳞含雨晚犹润,豹质隐雾朝常鲜。

清音叩罢磬韵远,微靥洗出珠窝圆。

坐移各岫置庭砌,日照仿佛生紫烟。

三峰削成泰华掌,一穴透入仇池天。

醉中时倒倚苍藓,秋风冷逼吟诗肩。

洛阳园墅汴宫苑,当时骈列夸奇妍。

黄罗封盖素毡裹,万里贡饷劳车船。

奢游事歇家园废,尽仆荆棘荒池边。

人生嗜此亦可笑,有身岂得如石坚。

百年零落竟谁在,空品甲乙烦题镌。

又嗟此石何献巧,自召凿取亏天全。

不如顽矿世所弃,满山长作牛羊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寒泉

远络丛峰间,平流盘石上。

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叶下,色映秋苔涨。

野客照羸颜,曾来倚筇杖。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千人石

池上无陀石,千人列坐曾。

如今趺夜月,唯有一山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