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名为《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其一)》。诗中赞美了友人王君的才华与品德,将其比作珍贵的美玉,比喻他应被用于条理科,即学术研究领域。诗中提到王君的言语如天降神助,自然流露出智慧与清澈,无需雕琢打磨。
接着,诗人将王君的才能比作宗庙中需要的美玉,暗喻社会上不乏能识得美玉之人,但可能因太过鲜明而被忽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君才华被埋没的担忧,担心在众多平凡事物中,他的独特之处会被淹没,如同瓦砾一般不被人重视。
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欣赏与对其未来命运的关切,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真才实学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