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来遽云出,既出又归来。
自处苟如此,渊明安在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居住时的平和心境,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归来遽云出,既出又归来"一句,以自然景物的变迁反映了生命中的循环往复,暗示着诗人对于生活变化的接受和顺应。
"自处苟如此,渊明安在哉"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自处"指的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平静和满足,而"渊明"则意味着深远而又清晰的智慧。诗人通过这种哲理思考,得出了内心安宁的结论。
整首诗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在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方岳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作多蕴含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一点在此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宁与厓下人,烟雨耕荦确。
读书亦何为,谨勿累吾角。
入林不厌深,避世不厌独。
倦飞鸟知还,毋惮下乔木。
约住山云倚断栏,云如秋薄与山环。
为山醉矣无山句,山不负予予负山。
秧田多种八月白,草树初开九里香。
但得有牛横短笛,一蓑春雨自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