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阁为罗长卿题

赣水出而激,交流虎城背。

崎岖三百里,方脱滩石碍。

滔滔遂北之,远与西江会。

扬澜在其北,拗怒两崖隘。

春天云气裂,拍岸山石碎。

老蛟千丈强,擘水见光怪。

水初无定形,因势生万态。

出石未入江,其间幸平快。

公家起高阁,下瞰铺练带。

天光迷上下,山影分向背。

鱼行吹细浪,鹭下点晴黛。

气象日夕佳,无一可拣汰。

独怜风动地,万窍杂号噫。

虽微江涛壮,波山亦高大。

取名遂以此,用意知有在。

西江天设险,雄绝难摹缋。

赖有醉翁词,卓伟盖当代。

神清鸾鹤远,故里江山在。

后来挥翰手,顾岂易追配。

因公索题诗,愧汗若方颒。

盛意难虚辱,轻作恐终悔。

以兹进退间,捉笔久不黴。

牢辞既不获,聊复书梗概。

圣言如大川,到海无边界。

百家或可观,时雨集沟浍。

其馀复细琐,仅若坳浮芥。

学道当何从,于此贵不昧。

如子识鉴高,终不钓滩濑。

定同昌黎公,去饱鲸鱼鲙。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赣水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开篇“赣水出而激,交流虎城背”,描绘了赣水源头的激流与虎城交汇的壮观场景。接着,“崎岖三百里,方脱滩石碍”则展示了水流穿越崎岖地形的艰难与力量。

“滔滔遂北之,远与西江会”描绘了赣水继续北流,最终与西江汇合的画面。接下来的几句“扬澜在其北,拗怒两崖隘”则通过描绘水流在峡谷中的激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

“春天云气裂,拍岸山石碎”进一步渲染了水流冲击山石的震撼场面。随后,“老蛟千丈强,擘水见光怪”则通过想象中的蛟龙形象,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水初无定形,因势生万态”表达了水的多变与适应性,接着“出石未入江,其间幸平快”则描绘了水流在岩石间穿行的自由与流畅。

“公家起高阁,下瞰铺练带”转而描写了一座高楼俯瞰赣水的景象,展现了人类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天光迷上下,山影分向背”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鱼行吹细浪,鹭下点晴黛”描绘了水中生物的活动,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气象日夕佳,无一可拣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独怜风动地,万窍杂号噫”则通过风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声音之美。“虽微江涛壮,波山亦高大”再次强调了水的壮丽与力量。

“取名遂以此,用意知有在”表达了对观澜阁命名的思考与理解。“西江天设险,雄绝难摹缋”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西江的险峻与独特。

“赖有醉翁词,卓伟盖当代”引用欧阳修的诗句,表达了对前人作品的敬仰。“神清鸾鹤远,故里江山在”则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与故乡的怀念。

“后来挥翰手,顾岂易追配”表达了对后人创作的期待与挑战。“以兹进退间,捉笔久不黴”则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创作过程中的犹豫与坚持。

“圣言如大川,到海无边界”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百家或可观,时雨集沟浍”则通过引用,表达了对不同文化与思想的包容与欣赏。

“其余复细琐,仅若坳浮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歌中重要与次要元素的区别。“学道当何从,于此贵不昧”表达了对学习与探索的指导与建议。

“如子识鉴高,终不钓滩濑”则通过比喻,赞扬了读者的鉴赏能力。“定同昌黎公,去饱鲸鱼鲙”最后引用韩愈的故事,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竞秀亭

远水恨微茫,近山露岩壑。

是中有佳处,远近理自各。

危亭枕江干,江外群峰泊。

森然青玉圭,穿空势如削。

沙湍与松籁,逼耳笙磬作。

勿言山宜远,近亦殊不恶。

云烟半有无,月雾带清薄。

凝岚与空翠,不受晓雨濯。

是时崖窾藏,秀气森盘礴。

方知寸碧岑,信美恐难博。

主人喜宾至,宴豆日参错。

况有贤弟兄,超然解禅缚。

拄笏望西山,心境两脱略。

想当觞咏时,险语恣嘲谑。

何当游其间,时听穿林雹。

形式: 古风

哀刘志明

滋兰事修洁,佩服何陆离。

谁为风霜惨,轻同萧艾萎。

芸窗萤罢照,蕙帐鹤犹疑。

有子能传业,皇天还有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天竺灵隐寺诗

清晨出城西,车马纷飒沓。

行行岩壑深,漠漠雾雨杂。

云阴忽披豁,海色共萧飒。

幽寻浩莫穷,空响时相答。

地籁笙竽真,材缬丹青合。

潦收猿涧净,寺绕鹫峰匝。

檐牙向空啄,殿脚依山插。

空翠扑轩窗,乳洞敞闺閤。

泄云无定姿,攲石半相磕。

珠灯吐光焰,香龙振鳞甲。

啼烟禽念佛,掇蕊蜂供蜡。

丹井涨灵泉,岩松披艾衲。

萝径劳跻攀,风扉自开阖。

龙天想奔凑,飞走亦驯狎。

同游今渊云,驰声久鞺鞳。

逸骥谁能追,流风不受闸。

家山富岷峨,水驿经夔峡。

不应得未曾,犹若济所乏。

欲去还停驺,就石屡移榻。

共笑香积供,未脱腐儒粝。

重来当一洗,寻盟忽忘歃。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宽夫题进此庵

使君机鉴高,圆妙等空有。

一超到真际,论古全无友。

岂更向鸿濛,勤勤问何叟。

以兹了喧静,三三元一九。

佳哉府中园,松竹当花柳。

于中结圆庐,风月供户牖。

从来廊庙具,朝野注望久。

难从容膝安,广袤横数肘。

定烦帷幄筹,为指逐兽狗。

气吞西江水,吸尽才一口。

坐令世间人,仰之如北斗。

第功高汗马,许复更称首。

方知庵中人,元是经纶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