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二首(其一)

为有云屏无限娇,碧纱如梦看吹箫。

银烛剪残花气暖,忆春宵。

半醉半醒何处去,背人独自上兰桡。

今夜离魂随别恨,趁回潮。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鉴赏

这首《摊破浣溪沙》(其一)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画面。

首句“为有云屏无限娇”,以“云屏”象征女子的娇美与神秘,暗示了主人公对一位美丽女子的深深迷恋。接下来,“碧纱如梦看吹箫”,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轻柔的吹箫声比作梦境中的碧纱,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女子形象的刻画。

“银烛剪残花气暖,忆春宵”两句,通过描写烛光下花瓣的温暖气息,以及对往昔美好春宵的回忆,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情境的感慨。这里不仅有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也暗含着对现实与过往之间落差的无奈与感伤。

“半醉半醒何处去,背人独自上兰桡”则展现了主人公在情感上的挣扎与矛盾。他既渴望接近心爱之人,又因某种原因选择独自一人,背对着人群,乘船离去。这种行为既体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最后,“今夜离魂随别恨,趁回潮”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在夜晚离别之际,灵魂似乎也随着离别的悲伤情绪飘散,追逐着潮水的回转,寓意着情感的难以割舍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摊破浣溪沙二首(其二)

醉缬红绡约翠钿,碧萝笼月伴秋千。

今夜新寒分一半,到郎边。

蛮蜡同心摇翠幌,蜀筝纤手压朱弦。

学啭春莺浑不似,似啼鹃。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洞仙歌二首(其一)

樱桃带雨,近窗栊低亚。闲里匆匆过春社。

正高城,画角吹梦无端,天渐晓,梦到水精帘下。

梦残莺唤起,却道书来,小印分明玉人写。

冷语最销魂,花待郎归,待郎归,可怜花谢。

若留得、西湖柳绵儿,定说与,卿卿似侬游冶。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二首(其二)

玉梅三九,尚恹恹娇困。疏了缃奁木瓜粉。

倚熏笼,微暖药碗浓香,应未减,较贴量茶风韵。

起来呼半臂,拥鼻沈吟,雪意垂垂几时准。

闲煞画眉人,浅惜轻怜,写多少,无题诗本。

且莫任、双鬟拓纱窗,禁不住,黄昏峭寒一陈。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虞美人二首(其一)

划船打桨催将去,愁听乌篷雨。

越王台上梦迢迢,人在乱莺声里、过花朝。

归来重见东风面,杨柳青如线。

碧桃还有几分留,为我一春湖上、不曾游。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