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亢旱田禾槁,心香祷列仙。
沛来三寸雨,感动九重天。
却扇清无暑,挥锄庆有年。
神功归大造,志喜在吟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事兴旺、天人合一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丰收和雨水恩泽的感激之情。
"亢旱田禾槁,心香祷列仙" 一句中,“亢旱”指的是干旱无雨的状态,而“田禾槁”则是指农作物因缺水而枯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干旱之苦的同情,并通过“心香祷列仙”一词,展示出一种祈求天降甘霖的虔诚心态。
"沛来三寸雨,感动九重天" 一句,用“沛来三寸雨”形容雨水如潮水般倾盆而下,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和敬畏之情。通过“感动九重天”,诗人传递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彰显了自然界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哲思。
"却扇清无暑,挥锄庆有年" 一句,描绘了雨后凉爽、农事兴旺的情景。诗人通过“却扇清无暑”一词,表达了在雨过天晴后的舒适感受;而“挥锄庆有年”则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神功归大造,志喜在吟篇" 一句,用以赞颂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恩泽。诗人借“神功归大造”,表达了对宇宙之神妙力量的敬仰;同时,“志喜在吟篇”则展示出诗人的创作热情和内心的喜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及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无限赞美。
不详
何年雷斧凿山裂,千尺苍崖泻飞雪。
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
我知仙去仙当存,时见真形坐岩穴。
青天半夜玉箫寒,唤醒幽人弄明月。
霜筠万个绕龙孙,中有茅檐据小村。
疏处只容猿鹤过,喜无俗客敢登门。
疏树梢头露晓星,薄寒侵榻睡初醒。
沙鸥何处惊飞起,点破遥山一抹青。
脩竹丛中屋半楹,坐来天际数峰青。
定知俗物不挂眼,只许飞云过短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