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月下携小婢登锡山

八九峰峦,十三娇小,相携月下芳姿。

山空人静,玉臂倩扶持。

花弄影、浑身上下,风动竹、忽地惊疑。

偏消受,一天清景,冷露湿鞋儿。

望梁溪城郭,恰幽辉皎洁,处处追随。

扑流萤、微挥轻箑,倚翠袖、斜覆纤絺。

回船也,夫人犹自爱眠迟。

形式: 词牌: 步月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步月·月下携小婢登锡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诗人以八九座峰峦和十三个小巧的身影为背景,月光下,她们轻盈地漫步,山间空寂,只有月色与她们相伴。小婢的玉臂在月光下显得尤为动人,她随风摆动的身影与竹林的沙沙声交织,令人惊奇。诗人享受着这份清冷的美景,连鞋子都沾染了露水。

接着,诗人视线转向远方,梁溪城郭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被皎洁的月光紧紧追随。他轻挥扇子驱赶流萤,倚靠在翠绿的衣袖旁,身旁的小婢则斜披着细薄的衣物,似乎还不愿从这月夜美景中醒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下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与小婢之间的亲密互动,透露出一种闲适与惬意的氛围。

收录诗词(469)

董元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红衣.午日桃溪舟中

有水有山,无花无酒。

蒲根谁切,角黍空涎,雨湿征衫透。

蓬窗萧瑟,两三个、鹭朋鸥友。怜否。

痛饮新茶,半醉歌铜斗。

海榴深院,綵线虚悬,此际频回首。

还忆去年时候,章江口。

随意钗符艾虎,异地银筝红袖。

总飘零,恰是,楚尾吴头如旧。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八六子(其一)杨青岩舅遂初堂宴集

遂初堂。先生解组归来,引客壶觞。

正夭矫盆梅作供,玲珑绮石堪携,微风送凉。

流连带水回廊。半壁青山图画,一帘白石羲皇。

更争拂吟笺,斜书绛帖,弹棋赌子,投壶角胜,总向竹叶徐倾家酝,紫茸频试新枪。

尽疏狂。还教索醉千场。

形式: 词牌: 八六子 押[阳]韵

八六子(其二)游康山,同吴天篆、潘原白

问康山。重门窈窕深藏,曲巷回环。

正路转层台百折,堂开峰顶三楹,萧然掩关。

良朋缓步跻攀。绕郭帆云樯影,隔江雾髻云鬟。

恰三月烟花,短垣纵目,万家楼阁,小亭徙倚,又见槛内名葩婀娜,枝头好鸟绵蛮。

客心闲。解衣坐啸忘还。

形式: 词牌: 八六子 押[删]韵

劝金船.舟上十八滩

惊涛急溜淙淙响。喷沫鱼龙漾。

大滩十八馀滩百,更惶恐难傍。

奇峰扑面,恰与船头相向。

船尾裂云穿石,如在天上。长年贾勇声偏壮。

齐踏千层浪。盘涡笑撇双兰桨。似布帆风飏。

席帽轻衫,独倚舵楼凄爽。

忽忆那呵一曲,夜静犹唱。

形式: 词牌: 劝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