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

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

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

何必因啼血,颜色胜曙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山中的泉水沟壑温暖如春,幽深的树木在寒冷中更加繁花似锦。
春天的鸟儿们都停止了歌唱,游子还未归家。
是谁还没能回家,面对此景又引发深深的感叹。
何需因为悲伤而啼叫出血,它们的颜色甚至胜过清晨的朝霞。

注释

山中:指代山里的环境。
泉壑:泉水和山谷。
暖:温暖。
幽木:幽深的树木。
华:繁花。
春鸟:春天的鸟儿。
噤口:停止鸣叫。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还家:回家。
云谁:疑问词,意为‘是谁’。
兴嗟:兴起感慨。
啼血:鸟儿因悲痛过度而啼叫出血。
颜色:色彩。
胜:超过。
曙霞:清晨的朝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秋日的景象,泉水温暖而山谷幽深,树木在寒气中显得更加繁茂。春天的鸟儿似乎因为季节变迁而停止了鸣叫,游子仍未归家,诗人不禁为此感叹。他询问,是谁未能及时回归,面对此景引发无尽思绪。诗人进一步感慨,不必像啼血的杜鹃那样执着于哀鸣,杜鹃花的颜色反而比晨曦的霞光还要鲜艳夺目。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游子未归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九月十六日自许昌回至京师胥平叔宋中道迓于郊外

今日至国门,二子来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

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

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九月五日得姑苏谢学士寄木兰堂官酝

公田五十亩,种秫秋未成。

杯中无浊酒,案上唯丹经。

忽有洞庭客,美传乌与程。

言盛木兰露,酿作瓮间清。

木兰香未歇,玉盎贮华英。

正值菊初坼,便来花下倾。

一饮为君醉,谁能解吾酲。

吾酲已不解,百日毛骨轻。

形式: 古风

九月五日梦欧阳永叔

朝镜恶白发,夕梦对故人。

常恨道路隔,忽喜颜色亲。

相笑勿问年,青铜早伤神。

鸡嚎天欲白,向者犹疑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

予传澄心古纸样,君使制之精意馀。

自兹重咏南堂纸,将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贶双珍不可辞,年衰只怕歔歈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