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谠二首(其一)

识字嗟逢晚,安贫未易招。

儒冠走江浙,诗笥带衢饶。

学贵参先觉,才须验后凋。

诸贤书稳致,定不作洪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赠陈谠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陈谠的赞赏与鼓励之情。

首句“识字嗟逢晚”,感叹自己认识文字的时间太晚了,暗含对自己过去未能早些学习的遗憾。接着,“安贫未易招”则表达了对陈谠能够安于贫困生活的钦佩,认为这种品质不易获得。

“儒冠走江浙,诗笥带衢饶”两句,赞美陈谠不仅在学术上勤奋努力,游历于江浙地区,广泛汲取知识;同时,他的诗歌作品丰富,足以证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这里“儒冠”指读书人的帽子,象征着学者的身份;“诗笥”则是装诗集的箱子,比喻陈谠的诗歌成就。

“学贵参先觉,才须验后凋”进一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应该参考前人的智慧,而才华则需要通过时间的考验来验证。这不仅是对陈谠个人的勉励,也是对所有追求学问之人的共勉。

最后,“诸贤书稳致,定不作洪乔”表达了对陈谠作品的期待和信心。洪乔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相传他寄信时总是将信件丢弃,因此被用来形容做事不认真或不负责任的人。在这里,诗人用反语,暗示陈谠的作品必定严谨、可靠,不会像洪乔那样不负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谠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作品质量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友谊与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赠陈谠二首(其二)

人物有兴废,山川无古今。

匹夫空有志,四海孰知心。

莫睹芝兰室,如游薝卜林。

同行六七子,涕泪各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贺子忱喜雨

天眷周王德,功归傅说霖。

少宽边饷急,聊慰老农心。

雷隐沧江转,阶喧玉漏沈。

西山多爽气,拄笏助清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子忱告别忽改涂湖外迎护母夫人殡宫恻然念之作诗送行

异县伤孤殡,慈颜念倚闾。

旧阡无触鹿,新荐有跳鱼。

舟楫踰江水,风霜迫岁除。

归来一大事,莫忘剡溪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