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塔今成第几层,浮云不隔石碐磳。
谁知庾岭传衣后,元是当年有发僧。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寄赠圆修钟道人》以宝塔与浮云为引子,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景象。首句“宝塔今成第几层”以宝塔象征修行者的成就,暗示了道人修行的层次深邃,但又不拘泥于形式,追求精神上的超越。次句“浮云不隔石碐磳”则通过浮云与山石的对比,表达了道人的心境如同山石般坚实,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
后两句“谁知庾岭传衣后,元是当年有发僧”,运用了庾岭传衣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道人的形象塑造。庾岭传衣通常指禅宗衣钵传承的故事,这里借以表达道人继承了深厚的佛法传统,但其根源却追溯到当年剃发出家的僧侣。这不仅强调了道人的身份和传承,也暗示了其修行的深厚根基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塔、浮云、山石和庾岭传衣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心系佛法而又不离人间的意境,展现了道人高洁的品格和深远的修行境界。
不详
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司马年来多病渴,小楼凉雨趁高眠。
无端一树樱桃熟,勾引莺声到枕边。
黑面小郎棹三板,载取官人来大船。
日正中时先转柁,一时举手拜神天。
出得蛟门才是海,虎蹲山下待平潮。
敲帆转舱齐著力,不见前船正过焦。
大星煌煌天欲明,黄旗上写总漕名。
愿得顺风三四日,早催春运到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