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京浙尘埃,闽峤风霜,不觉催老。

封侯事付儿曹,懒把菱花频照。

明光赋笔,那知白首山中,年年管领闲花草。

叩角夜漫漫,问何时能晓。堪笑。

空有传世千篇,正似病呻饥啸。

欲傲王侯,早被王侯相傲。

盖棺事定,即今老子犹龙,荣枯得丧浑难料。

无酒不须愁,问黄花知道。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翻译

京城和浙江的尘土与福建山区的风霜,不知不觉间催人老去。
封侯的功业就交给年轻人吧,我懒得频繁地照镜子审视自己。
曾经的明光诗才,如今却在山中度过白发苍苍的岁月,管理着闲花野草。
夜晚长鸣角声,我在问,何时才能看到曙光?真是可笑。
空有流传千年的文章,就像病人因饥饿而发出的哀号。
想要超越王侯,却早早被王侯们轻视。
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即使我现在老矣,人生的荣辱兴衰也难以预料。
没有酒也不必忧虑,问问菊花就知道答案。

注释

尘埃:比喻世间的纷扰。
闽峤:福建省的山岭。
菱花:镜子的代称。
明光:明亮的光芒,这里指诗才。
叩角:敲击牛角,古人常以此表达哀愁或呼唤。
黄花:菊花,象征高洁或秋天。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石州慢》描绘了诗人身处京城和闽地的艰辛岁月,感叹时光匆匆,青春易逝。他将封侯的功业寄托于后辈,自己则选择在山林中度过余生,专注于赏花种草,过着闲适的生活。夜晚长鸣的角声中,诗人对未知的未来感到迷茫,不知何时能摆脱困境。

诗中提到“空有传世千篇”,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嘲,仿佛作品只是饥饿时的哀叹。诗人试图超越世俗的尊卑,却被现实无情地嘲笑,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形成强烈对比。即使晚年自比为龙,也无法预料人生的荣辱得失,流露出一种看破红尘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无酒不须愁,问黄花知道”作结,借菊花的淡然来安慰自己,暗示即使在困苦中,也能从自然中寻求慰藉,展现出超脱的心态。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扫花游/扫地游.李仁山别墅

结庐胜境,似旧日曾游,玉莲佳处。万花织组。

爱回廊宛转,楚腰束素。度密穿青,上有燕支万树。

探梅去。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许。奇绝盘谷序。

更碧皱沿堤,绮霏承宇。柳桥花坞。

问何人解有,玉兰能赋。老子婆娑,长与春风作主。

彩衣舞。看人间、落花飞絮。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阮郎归(其一)梨花

冰肌玉骨淡裳衣。素云生翠枝。一生不晓谪仙诗。

雪香应自知。微雨后,禁烟时。洗妆君莫迟。

东风不解惜妍姿。吹成蝴蝶飞。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二)惜春用前韵

舞红一架欲生衣。残英辞旧枝。雨声自唱惜春词。

行人应未知。新火后,薄罗时。君归何太迟。

镜中失却少年姿。年随花共飞。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花犯.贺后溪刘再娶

绣帘深,刘郎一笑,风流胜前度。戟香门户。

还别有祥云,檐外飞舞。洞底烛下应低语。

晨妆须带曙。待献了、堂前罗袜,双双交祝付。

从前茜桃与杨枝,如今便、合逊梅花为主。行乐处。

西溪上、柳汀花屿。封侯事、看人漫苦。

谁能向、黄河风雪路。

且对取、锦屏金幕,双蛾新样妩。

形式: 词牌: 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