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花钿》由唐代诗人卢承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钿的精致与命运的无常。
首句“傅粉销金剪翠霞”,以“傅粉”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花钿上涂抹的金粉如同晨曦中的霞光,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而“销金剪翠霞”则进一步强调了花钿设计的精巧与色彩的丰富,仿佛是用金线剪裁出的翠色云霞,展现出一种华丽而神秘的美感。
次句“黛烟浓处添铅华”,将目光聚焦于花钿的细节之处,通过“黛烟浓处”这一描述,暗示了花钿上使用了深邃的黑色(黛)与鲜艳的红色(铅华),这两种颜色的对比,不仅增添了花钿的层次感,也赋予了其更加生动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后两句“也知曾伴姮娥笑,将来村里卖谁家”,则从花钿的使用者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思考。这里将花钿与月宫中的嫦娥联系起来,暗示了花钿曾经陪伴过美丽而神秘的嫦娥,享受过月宫中的欢笑与美好。然而,最终这些珍贵的饰品却可能被卖到乡村,成为普通人家的装饰品。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隐含了对命运流转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最终归宿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花钿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蕴含了对人生、命运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