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其三)

梦云如絮逐花飘。蓬转耐今宵。门外马萧萧。

搅离绪、朱颜夜凋。

隐囊春枕,博山沉水,愁共断香烧。歌倦殢红娇。

莫更理、飞泉洞箫。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夜晚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梦云如絮逐花飘",以轻盈的云絮比喻梦境的飘忽不定,如同随风飘落的花瓣,暗示主人公内心的纷扰和情感的波动。"蓬转耐今宵",用蓬草随风翻转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此刻的无奈,表达了词人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门外马萧萧",外边的马蹄声嘈杂,增添了离别的紧张气氛,"搅离绪、朱颜夜凋",离别的情绪搅扰着词人,使他面色憔悴,夜不能寐。接下来,词人通过"隐囊春枕,博山沉水,愁共断香烧",描绘了室内的情景,香烟袅袅,如同愁绪般缭绕,春枕和博山炉的香气更添离别的哀伤。

"歌倦殢红娇",词人试图借歌声排解愁绪,但红颜知己的歌声也无法持久地消解他的心结。最后,"莫更理、飞泉洞箫",他劝告自己不必再去理会那如飞泉般激荡的洞箫声,因为这只会加深他的愁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夜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而哀婉,展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感触和对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584)

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其四)

蜀江澄碧蜀山高。魂短不禁销。江外酒旗摇。

任柳色、依依万条。

百花潭水,枇杷门巷,情尽莫题桥。呼酒驻兰桡。

便写遍、霞笺薛涛。

形式:

太常引(其五)

梦回清涕洒神皋。风物记前朝。春雪未全消。

国殇痛、谁歌大招。

扁舟容与,五湖烟水,桃叶伴归桡。闲恨谢眉梢。

也学得、吴儿弄潮。

形式:

杏花天(其一)

钧天梦醒闲笙吹。久忘却,长安肉味。

十年江海人憔悴,销断清狂笔底。

空相劝、提壶客至。也应识、旗亭酒贵。

啼秋玉折春冰脆。惆怅年时锦字。

形式:

杏花天(其二)

啼莺破晓催人起。续残梦,琴囊更倚。

盘中四角相思字。陈恨偏来眼底。

儒冠误、兜鍪自贵。壮游负、衣簪况悴。

四愁轻托鳞鸿寄。难写离心醉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