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分咏京师词人第宅,得洪稚存卷施行阁

仙猿化后。问门柳径菊,巢痕依旧。

望雨放歌,看月携尊重搔首。珠三剑七消沈久。

但光气、分明牛斗。注经笺史。丛残蠹屑,剩芬存否。

清昼。三天退食,据梧正惓惓,冰怀霜候。

梦断绛纱,泪染青袍嗟双负。红心根薄春阴厚。

待归去、云溪相守。旧时门巷幽寻,更谁酹酒。

形式:

鉴赏

此诗《绛都春》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所作,以分咏京师词人第宅的形式,描绘了一幅历史与人文交织的画面。诗中以“仙猿化后”开篇,引入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通过“问门柳径菊,巢痕依旧”描绘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历史的痕迹在自然之中得以延续。

“望雨放歌,看月携尊重搔首”,诗人以个人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雨中的歌唱和月下对月的凝视,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思考。接下来,“珠三剑七消沈久,但光气、分明牛斗”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的深处,以珠、剑等象征物,以及牛斗星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影响。

“注经笺史。丛残蠹屑,剩芬存否”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文献与知识传承的关注,表达了对古代智慧与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忧虑。在“清昼”之下,“三天退食,据梧正惓惓,冰怀霜候”描绘了文人在清静之日,面对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体现了他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梦断绛纱,泪染青袍嗟双负”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青袍的哀叹,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承诺未能实现的遗憾。最后,“红心根薄春阴厚,待归去、云溪相守”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记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绛都春.古藤书屋,和龙伯

覆庐运气。去天定几尺,红墙影里。

巷口树阴,户外辚声双扉启。谈诗直到冰轮起。

劝加饭、殷勤兼味。暂移家具,为花住也,梦寻乡里。

归矣。拿舟戴笠,赐书过万卷,柴门重理。

虺蔓倚风,蝶蕊堆霞前尘记。垞南垞北千竿翠。

念京洛、故应无此。只今谁问藤阴,更拈剩紫。

形式:

绛都春.渌水亭,和闰枝

乌衣梦醒。送春似过翼,园林幽夐。

地近绛霄,才称黄门声华盛。无端环玦寒宵迥。

正孤坐、推敲难定。怪他心迹,春光最好,怎教凄哽。

消凝。簪花帽侧,待谁为绾住,云晨烟暝。

塞雁乍还,仙骥将迎缑山顶。至今泉水清于镜。

倘留得、青衫瘦影。翠微定是无情,对人意冷。

形式:

绛都春.红雨轩,和泽丞

楼东倦燕。带花片半湿,初晴庭院。

翠羽共吟,琼管同携珠帘卷。徘徊玉手生绡扇。

更推许、花阴窥见。镜盟钗约,分张最恨,种桃人远。

凄黯。无心按曲,怨春生未忘,文窗残翰。

几曲画阑,还绕妆楼庭芜满。棠香褪尽桑尘换。

便环佩、归来犹恋。尽教偏和渔歌,怅云易散。

形式:

霜花腴.用梦窗韵

逭秋未得,倚短筇、无心更整衣冠。

荷老池愁,菊迟篱怨,羁人醉酲俱难。镜天正宽。

奈鬓华、催白霜前。

黯乡山、万叠迢遥,梦魂飞趁晚鸿寒。

斜日蛎墙徐下,叹庭柯槭槭,可庇寒蝉。

风约悲歌,云凝离思,缠绵竞托词笺。柳阴系船。

映钓篷、丛筱娟娟。倩鸥波、为写归心,水村图共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