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延平太守

南有溪山谁可托,须拥旌麾日边落。

无政人向溪山愁,公徒追索情如酬。

有政人向溪山醉,鼓吹寻幽闹如市。

七闽山水世所议,尤喜延平得高致。

山光水色秋意清,月华剑气空体明。

双流既往却再顾,五龙虽奋还相迎。

断云天北列寸碧,中有仙人骑鹤行。

仙人岩前万人聚,金碧下瞰天津横。

霁色还空影高下,蓬莱幻化俄顷生。

太原使君未下车,公论已许程与吴。

独游才刃安能拘,发遣万事归玄无。

洗眼待看乡老书,使君政事当起予。

年丰讼少民已苏,两税竞了谁无襦。

万户有酒钱足酤,飘飘帘下吹笙竽。

山水图中声色活,大小从公四园阔。

飒飒山风吹夕照,想见颓然使君笑。

南来莫使诗筒少,慰我尘劳空扰扰。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延平太守》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延平山水画卷,同时寓含了对新任太守的期待与祝福。

首句“南有溪山谁可托”,以问句开篇,引出延平的自然美景,暗示将有重要人物即将莅临。接着“须拥旌麾日边落”一句,以“拥旌麾”形象地描绘了官员的威仪,预示着新任太守的到来。

“无政人向溪山愁,公徒追索情如酬”两句,对比了在任官员与前任官员的不同态度,前者因政务繁忙而愁苦,后者则可能因追求名利而心绪不宁。这反映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有政人向溪山醉,鼓吹寻幽闹如市”则描绘了在任官员在治理有方时,能够享受山水之乐,与民同乐的场景。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良好的政绩带来的幸福感。

“七闽山水世所议,尤喜延平得高致”赞美了延平的山水之美,表达了对新任太守能够欣赏并利用这一优势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山光水色秋意清,月华剑气空体明”等,细腻地描绘了延平的自然风光,赋予山水以生命和灵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双流既往却再顾,五龙虽奋还相迎”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河流和龙以情感,进一步渲染了延平山水的神秘与和谐。

“断云天北列寸碧,中有仙人骑鹤行”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象征着新任太守的到来将为延平带来祥瑞与变革。

“仙人岩前万人聚,金碧下瞰天津横”则预示了新任太守将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其政绩将如同金碧辉煌的建筑,令人瞩目。

“霁色还空影高下,蓬莱幻化俄顷生”表达了对新任太守政绩的期待,希望其治理下的延平如同仙境般美好。

“太原使君未下车,公论已许程与吴”提到新任太守还未到任,但已经得到了公众的认可,预示着其将不负众望。

“独游才刃安能拘,发遣万事归玄无”表达了对新任太守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期待,希望其能够施展才华,处理政务。

“洗眼待看乡老书,使君政事当起予”表达了对新任太守政绩的期待,希望其能够带领延平走向繁荣。

“年丰讼少民已苏,两税竞了谁无襦”描绘了新任太守治理下的社会景象,百姓生活富足,法律公正,社会和谐。

“万户有酒钱足酤,飘飘帘下吹笙竽”描绘了百姓生活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新任太守政绩的肯定。

“山水图中声色活,大小从公四园阔”强调了延平山水之美与新任太守政绩之间的和谐统一。

“飒飒山风吹夕照,想见颓然使君笑”描绘了新任太守在山水间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赞赏。

最后,“南来莫使诗筒少,慰我尘劳空扰扰”表达了对新任太守的祝福,希望他能够为延平带来更多的诗歌与艺术,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任太守的期待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延平山水的描绘,以及对新任太守的期待与祝福,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夏云

数叠奇峰插空碧,舒卷光阴度红日。

莫道无心空自閒,天地为炉果何恤。

愿移炎赫归至冥,请开蒸郁还太清。

从龙以往荡妖气,蟊贼欲滋今自坑。

晚来载雨落何处,一片俄从北偏举。

区区此意焉用留,能作几家轩上秋。

形式: 古风

矮松

枝干偃蹇奇可誇,本根融结杳难测。

龙蛇已抱千载灵,梁栋何烦万牛力。

虽减半天风雨声,却得三冬雪霜色。

卫生已免斧斤人,妆景何辞吟醉客。

形式: 古风

不流轩

大道果安在,无流亦无止。

有流落色界,无流在空体。

用向体中存,见否瞪而视。

空色两相忘,有无还自尔。

月明孕澄寂,山寒卧清泚。

一叶天际来,歌声耸吾耳。

形式: 古风

春霁

动润毕化事,清旸却阴翳。

披云出寸碧,银色烂盈地。

芳径导众乐,顽冻展群翠。

雨霁春且老,良时固难计。

好景归新诗,清樽接佳士。

韶光宜夕阳,醉笑莫轻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