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送吴中丞之金陵》描绘了建业(今南京)的壮丽景象和吴中丞出征的豪情。首句“建业青山是帝都”,以青山环绕的金陵代指古代中国的皇都,奠定了豪迈的基调。次句“暂劳开府握军符”表达了对吴中丞临危受命、掌握军权的敬意。
第三句“花间朱鹭铙歌曲”,通过花丛中的朱鹭和铙歌,展现了出征仪式的庄重与热烈,富有战地气氛。第四句“江上黄龙水阵图”,则以江面的战舰和水阵象征吴中丞即将展开的水上战斗策略。
第五、六句“玉节中丞新荡寇,楼船诸将旧平吴”,高度赞扬了吴中丞的英勇和前人的功绩,暗示他也将延续这种胜利的传统。最后一句“不知燕子矶前地,容得陈琳草檄无?”,以陈琳起草讨伐檄文的典故,询问燕子矶这样的战略要地是否能见证吴中丞书写新的军事檄文,寄寓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吴中丞才能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金陵的雄伟,又寄托了对吴中丞出征的祝愿,充满了慷慨激昂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