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谷口栖真处,柴门极望中。

行吟寒日落,挥手暮云空。

明月流沙雁,微霜变草虫。

吾衰非一事,且莫厌墙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野望》是明代诗人陈子龙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野外黄昏时分的宁静画面。

首联“谷口栖真处,柴门极望中”,开篇即点出地点,谷口为隐居之所,柴门象征着简朴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诗人站在谷口,极目远眺,内心充满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

颔联“行吟寒日落,挥手暮云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山谷间的情景。寒日西下,暮色渐浓,诗人边走边吟,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对话。挥别夕阳,挥手向天边的云彩告别,既有离别的感伤,也蕴含着对新一天开始的期待。

颈联“明月流沙雁,微霜变草虫”,转而描写夜晚的景象。明月高悬,照亮了沙漠中的大雁,它们在月光下飞行,显得格外孤寂而美丽。微霜覆盖大地,使得草丛中的小虫们发出细微的声音,增添了几分秋夜的静谧与生机。

尾联“吾衰非一事,且莫厌墙东”,诗人感慨自己年华已逝,但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或厌倦。他提醒自己,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不应放弃希望和努力,墙东或许有新的机遇等待着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思考,以及面对人生变迁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68)

陈子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介,、懋中、人中,、海士、轶符等。汉族。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 字:卧子
  • 号:大樽
  •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辰维阁

平楚微茫尽,繁霜黯淡愁。

川光浮树杪,山雨碧帘钩。

白鸟孤烟暮,丹枫万井秋。

神州空极目,萧瑟赋登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春辞长安过芦沟桥

河道出桑乾,桥头薄日寒。

榆关春色迥,辽海暮云残。

征雁回金阙,归鞭控玉鞍。

惊沙掩独鹿,回首远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还过汶上道中

驰驱过汶上,流浅壅淤沙。

千里唯垂柳,三春不见花。

望湖名范子,行路忆朱家。

郭外孤蓬振,烟飞太白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孟庙作

阳关愁北望,草落峄山空。

野渡荆榛外,残碑烟火中。

尘飞不见日,庙古自生风。

桧柏千馀岁,犹存邹邑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