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张忠定公祠二十韵

张公世外人,与蜀偶有缘。

天将靖蜀乱,生公在人间。

厥初大盗兴,乐祸迭相挻。

天子辍玉食,贵臣拥戎旃。

生杀出喜怒,死者常差肩。

公曰此何哉,从之吾欺天。

河流触地轴,砥柱屹不迁。

胁从尽纵舍,飞章交帝前。

上意竟开悟,至仁胜凶残。

贵臣不极赏,追还黜其权。

安危关社稷,岂惟蜀民全。

后来有阿童,握兵事开边。

晚策睦州功,上公珥金蝉。

势张不可禦,北乡挑幽燕。

神京遂丘墟,迄今天步艰。

时无忠定公,孰能折其奸。

我来拜遗祠,乔木含苍烟。

死者不可作,愀然衰涕潸。

愤切感虏祸,慷慨思公贤。

春秋送迎神,谁为歌此篇。

形式: 古风

翻译

张公乃世外之人,与蜀地偶然结缘。
天意欲平定蜀地动乱,生公却活在人间。
起初盗贼横行,人们乐于见到灾祸接踵而来。
天子放弃奢华生活,贵臣们手持武器保卫疆土。
生死由喜怒决定,死亡者众多如肩并肩。
公问这是为何,随从天意便是欺骗苍天。
江河冲击大地,像砥柱屹立不移。
胁从者被宽恕,奏章飞快送到皇帝面前。
皇上的心意终于醒悟,仁德战胜了暴虐。
贵臣未得过度奖赏,权力被追回并贬黜。
国家安危系于一线,岂止保全蜀地百姓。
后来有阿童,领兵扩展边境。
晚年阿童在睦州建功,晋升为上公,佩戴金蝉官饰。
他的势力强大无法抵挡,向北方挑衅幽燕。
京都沦为废墟,时局艰难至今。
若无忠定公,谁能抵挡这奸邪之人。
我来拜谒他的遗祠,古树笼罩着苍茫烟雾。
死者不能复生,我悲伤落泪。
对敌人的侵略深感愤怒,怀念公的贤德。
春秋祭祀神灵,谁来吟唱这段历史篇章。

注释

世外人:超脱尘世的人。
偶有缘:偶然的缘分。
靖:平定。
贵臣:地位显赫的官员。
戎旃:军旗。
纵舍:宽恕。
飞章:紧急奏章。
上意:皇帝的心意。
丘墟:废墟。
忠定公:忠诚且坚定的公爵。
遗祠:已故者的祠堂。
愀然:悲伤的样子。
慷慨:激昂慷慨。
春秋:四季祭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拜张忠定公祠二十韵》,通过对张公(张浚)的赞扬,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诗中描述了张公在动荡时期,力挽狂澜,平定蜀乱,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他反对滥杀无辜,主张宽大处理,最终说服了皇帝,彰显了至仁的力量。然而,诗中也提及了后来的权臣阿童,其野心膨胀导致边境纷争,京城沦陷,强调了张公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

诗人拜谒张公祠时,感慨万分,既为张公的贤德而感动,也为国家的兴衰变迁而悲愤。他呼唤谁能像张公一样抵御奸佞,维护社稷。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局的忧虑交织其中,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拜敕口号二首(其一)

黄纸如鸦字,今朝下九天。

身居镜湖曲,衔带武夷仙。

日绝丝毫事,年请百万钱。

恭惟优老政,千古照青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故山葛仙翁丹井有偃松覆其上夭矫可爱寄题

葛翁炼丹一千年,翁去丹飞馀此泉。

炯如古镜不拂拭,俯听缺甃时锵然。

老龙受命护泉卧,蜿蜒直恐从天堕。

人言神物老愈灵,夜半声酣风雨过。

放翁还山亦何有,闭门吟啸龙为友。

客来相对聊曲肱,但酌此泉胜酌酒。

形式: 古风

书巢五咏(其三)故纸

时来偶见收,过时自当退。

岂惟裁纸尾,亦或用牍背。

人情有贵贱,志士感兴废。

库中九万张,视我犹前辈。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大树夭矫若龙相传谓之梅龙予初至蜀尝为作诗自此岁常访之今复赋一首丁酉十一月也

昔年曾赋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飞埃。

即今衰病百事懒,陈迹未忘犹一来。

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

珠楼玉殿一梦破,烟芜牧笛遗民哀。

两龙卧稳不飞去,鳞甲脱落生莓苔。

精神最遇雪月见,气力苦战冰霜开。

羁臣放士耿独立,淑姬静女知谁媒。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苍然老气压桃杏,笑我白发心尚孩。

微风故为作妩媚,一片吹入黄金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