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鹿耳门怀古》由清代诗人赵钟麒所作,通过“我来犹恨百年迟,想见雄风气不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遗憾之情。诗人感叹自己生得太晚,未能亲眼见证那些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但依然能感受到他们那股不减的雄风与气魄。
接着,“今日潮平江已下”,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象,潮水退去,江面平静,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狂澜砥柱待伊谁”则借用了“砥柱中流”的典故,比喻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或事物能够像砥柱一样,支撑起时代的洪流,成为变革中的中坚力量。然而,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狂澜砥柱待伊谁?”意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是否还有人能够担当起这样的重任,引领社会向前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也蕴含了对当下时代责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变革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