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黄鲁直画

江南黄䳺飞满野,徐熙画此何为者。

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翻译

江南的黄鹂鸟漫天飞舞,
徐熙为何要画这样的画面呢?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可能特指江南水乡。
黄䳺:黄鹂,一种鸣禽,羽毛黄色,叫声悦耳。
何为者:为什么这样做,指的是画这幅画的原因。
百年:形容时间长久。
幅纸:画卷或大幅的纸张。
无所直:没有实际的价值或价格。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此处指某位公卿或文人。
常在把:常常拿在手里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的《跋黄鲁直画》,通过对江南黄䳺飞满野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传世名画作品的珍视与玩味之情。诗中的“江南黄䳺飞满野”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繁花似锦的图景,同时也映射出画中主体——黄䳺(即黄莺,古人所称的黄鸟)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徐熙画此何为者”则引出了另一位画家徐熙,其“画此”暗示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而“何为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作出自何等高超技艺与深邃情感的好奇与赞叹。

在后两句中,“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鉴赏情怀。这里的“百年幅纸”意味着这是一幅经过长时间流传下来的珍贵画作,而“无所直”则表明这幅作品在艺术上是无可挑剔的。“公每玩之常在把”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幅画作的喜爱,常常拿在手中细细品味,不忍释手。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绘画艺术的尊崇与欣赏,也反映出作者本身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道人北山来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

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

开田故岁收,种果今年尝。

告叟去复来,耘锄尚康强。

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

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集禧观池上咏野鹅

池上野鹅无数好,晴天镜里雪毰毸。

似怜暄暖鸣相逐,疑恋宽闲去却回。

京洛尘沙工点污,江湖矰弋饱惊猜。

羽毛的的人难近,嗟此谋身或有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韩信

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逅漂母能哀怜。

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

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

坛上平明大将旗,举军尽惊王不疑。

救兵半楚潍半沙,从初龙且闻信怯。

鸿沟天下已横分,谈笑重来卷楚氛。

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两将军。

形式: 古风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

韩侯冰玉人,不可尘土杂。

官虽众俊后,名字久訇磕。

并州天下望,抚士威爱惬。

千金弃不惜,宾客常满閤。

遥闻馀风高,为子置一榻。

亲交西门饯,百马骄杂遝。

子材宜用世,谈者为呜唈。

矧今名主人,气力足呵欱。

推贤为时辅,势若朽易拉。

会当荐还朝,立子在阊阖。

惜哉秣骐骥,赋以升龠合。

咨予栖栖者,气象已摧塌。

他年佐方州,说将尚不纳。

况于声势尊,岂易取酬答。

有如持寸莛,未足撼鞺鞳。

顾于山水閒,意愿多所合。

匡庐与韶石,少小已尝蹋。

风游会稽春,雪宿天柱腊。

淮湖江海上,惯食虾蟹蛤。

西南穷岷嶓,东北尽济漯。

身虽未尝历,魂梦已稠沓。

荆溪最所爱,映烛多庙塔。

溪果点丹漆,溪花团并罨。

扁舟信所过,行不废樽榼。

一从舍之去,霜雪行满颌。

思之不能寐,蹙若虻蚋噆。方将筑其滨,毕景谢噂?。

安能孤此意,颠倒就衰飒。

唯子余所向,嗜好比鹣鲽。

何时归相过,游屐尚可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