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三)赋得鸳鸯沙路远

翠鬣红翘金蹠低。藕花多处一汀迷。

谁怜比翼琴台瓦,枉织双丝锦字机。

银埒远,玉塘稀。天长海阔几时归。

相离只解相思死,那解相思未死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鹧鸪天·其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景致,以鸳鸯为题材,寄寓了深深的离愁别绪。首句“翠鬣红翘金蹠低”,形象地刻画了鸳鸯的外形特征,羽毛鲜艳,脚爪金黄,动态优美。"藕花多处一汀迷",则点明了环境的宁静与荷花盛开的季节,鸳鸯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和谐。

接下来,“谁怜比翼琴台瓦,枉织双丝锦字机”两句,通过鸳鸯的比翼齐飞和织锦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分离的无奈。"琴台瓦"和"锦字机"都是象征着夫妻恩爱的意象,而此刻却只能徒增思念之情。

后半部分,“银埒远,玉塘稀”描绘了空间的辽阔,暗示了主人公与心上人距离遥远,难以相聚。“天长海阔几时归”更是直接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最后两句“相离只解相思死,那解相思未死时”揭示了主人公深陷相思之苦,即使面临生死,也难以解脱,情感悲凉而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鸳鸯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自拔的相思之情。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四)赋得鸳鸯沙路远

蓼浦兰江隔远涔。彩毛飞去信音沉。

十三弦上锼金柱,二八丫头琢玉簪。

无处觅,好难寻。空留双影绣罗衾。

几回欲向沙头路,到得沙头路转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玉楼春(其一)姜汝高公子迎婚武林

梅花开满清江路。北府夜凉新幰度。

谁开扇上五明罗,只挂灯前九子璐。

西陵水削回潮暮。双盏乍传天欲曙。

开元新赐小金钱,撒在帐中无觅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二)八月宿姜真源宪使后院夜饮同小农汝旦作

红蕖小幕开深槛。微雨乍收凉漏浅。

酒淹垆火带霜吹,风搅浊油和烟剪。

银船交泛明河转,玉树当轩共婉娈。

夜深空忆广陵涛,水绕曲江知近远。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三)题诗纬

吴山晓阁妆螺子。山木倒开蛮镜里。

笔床闲写竹衣红,书带自垂藤菜紫。

机头小轴穿花绮。纂就散丝盈络纬。

秋波千顷照芙蓉,无数彩云江畔起。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