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吴均所作的《酬闻人侍郎别诗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的哀愁。
首句“怅然心不乐,万里何悠悠”,诗人以“怅然”二字开篇,直接点出内心的忧郁与不安,接着用“万里何悠悠”描绘出空间的辽阔与时间的漫长,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无奈的氛围。
“凌朝憩枉渚,薄暮遵江洲”,这两句描述了诗人清晨在弯曲的水边休息,傍晚沿着江洲行走的情景,通过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孤独。
“君住青门上,我发霸陵头”,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分别后各自所在的位置,一个在青门之上,一个在霸陵之头,两地相隔,难以相聚,更添离愁别绪。
“相思自有处,春风明月楼”,最后两句转而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虽然相思难解,但心中总有寄托之处,或许在春风拂面、明月高悬的楼阁之中,可以暂时忘却离愁,寄托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哀伤,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