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送吴人席生归乌镇旅寓一首》。诗中以“念汝昔为客”开篇,表达了对友人席生过往漂泊生活的感慨。接着,“谁知客处家”一句,既是对席生离家在外的处境的同情,也暗含了对家的思念之情。
“一违吴苑月,十落异乡花。”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描绘了席生离开家乡后,一年之中仅能见到一次故乡的月亮,而在他乡却经历了十次花开。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席生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暂理苏台酒,寻催霅上槎。”这两句写席生暂时在苏州饮酒解愁,但很快就被催促着返回霅川。这里既有对席生暂时放松心情的描写,也有对其不得不继续奔波的无奈。
“五湖桑梓绿,瞻否洞庭霞。”最后两句,诗人想象着席生回到家乡,五湖的绿色桑田和洞庭湖的晚霞,表达了对席生回归家乡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席生离家在外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亲情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