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五)石流篇

石上流水,湔湔其波。发源幽岫,永归长河。

瞻彼逝者,负月其偕。子在川上,惟以增怀。

嗟我殷忧,载劳寤寐。遘此百罹,有志不遂。

行年倏忽,长勤是婴。永言没世,悼兹无成。

幸遇开泰,沐浴嘉运。绥带安寝,亦又何愠。

古之为仁,自求诸己。虚情遥慕,终于徒已。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五·石流篇》由南北朝时期的何承天所作,通过描绘石上流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石上流水,湔湔其波”,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水流从岩石上潺潺而下的景象,水波轻柔地拍打着岩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发源幽岫,永归长河”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水流的源头和最终归宿,隐喻人生的起点与终点,以及生命旅程的必然性和不可逆转性。

“瞻彼逝者,负月其偕”中的“逝者”指时间或流逝的事物,诗人在这里将时间比作月光,暗示时间的流逝如同月光般悄无声息,却深刻影响着一切。这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与时间相伴的无奈。

“子在川上,惟以增怀”引用了孔子在河边感叹时光易逝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接下来,“嗟我殷忧,载劳寤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虑和夜不能寐的状态,反映出他对人生困境的深切感受。

“遘此百罹,有志不遂”描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尽管有远大的志向,却未能实现,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行年倏忽,长勤是婴”中“行年”指经过的时间,“倏忽”形容时间过得飞快,表达了岁月如梭,光阴荏苒的感受。“长勤是婴”则意味着长时间的辛勤劳作,仿佛被束缚在枷锁之中,无法解脱。

“永言没世,悼兹无成”表达了诗人对一生努力却未能达成目标的遗憾和哀伤,对生命的终结感到悲痛。

最后,“幸遇开泰,沐浴嘉运。绥带安寝,亦又何愠”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的体现。他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遇到好运,能够得到安宁和满足,不再为过去的遗憾和不满所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结合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收录诗词(16)

何承天(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海郯人(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和音乐家。南朝任尚书载丞。曾奏改《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齐及梁天监中叶,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兼通音律,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弹筝,复擅弈棋,著作有《达性论》、《与宗居士书》、《答颜光禄》、《报应问》等。曾奉命撰修《宋书》,书未成而卒

  • 生卒年:370-447

相关古诗词

雪诗

飘飘乘虚,纷纶随风。

形式: 押[东]韵

效曹子建白马篇

剑骑何翩翩,长安五陵间。

秦地天下枢,八方凑才贤。

荆魏多壮士,宛洛富少年。

意气深自负,肯事郡邑权。

藉藉关外来,车徒倾国廛。

五侯竞书币,群公亟为言。

义分明于霜,信行直如弦。

交欢池阳下,留宴汾阴西。

一朝许人诺,何能坐相捐。

飘节去函谷,投佩出甘泉。

嗟此务远图,心为四海悬。

但营身意遂,岂校耳目前。

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

形式: 古风

效古诗

谇此倦游士,本家自辽东。

昔隶李将军,十载事西戎。

结车高阙下,极望见云中。

四面各千里,从横起岩风。

寒燠岂如节,霜雨多异同。

夕寐北河阴,梦还甘泉宫。

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乃知古时人,所以悲转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咏冬至诗

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

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

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

司瑞记夜晞,书云掌朝誓。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