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故城道中同元东岩赋》由金代诗人郝俣所作,描绘了诗人行经故城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客亭南北厌飘零,尚喜扬镳过故城”,开篇即以“客亭”点明行旅之人的身份,以“飘零”二字渲染出旅途的孤独与不安,但又以“尚喜”二字转折,表达出对即将见到故城的喜悦之情。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预示了后文将展开的一系列感慨。
颔联“桐叶不堪追往事,泥丸尤足见民情”,进一步深化主题。桐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难以追忆往昔的荣光;而“泥丸”则可能暗指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民生的关注与同情。这两句诗在对比中蕴含深意,展现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颈联“青山阅世几兴废,白塔向人如送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青山见证了世事的更迭,白塔则仿佛在向行人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尾联“伫立夕阳无限思,西风禾黍动秋声”,收束全诗,诗人站在夕阳下,思绪万千。西风中的禾黍摇曳生姿,不仅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这句诗以景结情,含蓄而深沉,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故城道中同元东岩赋》通过对旅途、自然与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