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善侄南归书此与之为别到家宾畿老弟亦可观也

秋高蓟北寒,念尔远离别。

老人七十馀,临别增悽切。

九年在北京,扶持多资尔。

尔有仲父望,惓惓心未已。

黄花浥白露,买舟发潞河。

江湖六千里,慎哉所经过。

到家冬已半,升堂拜仲父。

仲父喜侄来,深怜远行苦。

取酒慰骨肉,欢极情还悲。

子侄能几人,衰年频远离。

停杯有咨询,从知先老拙。

缱绻兄弟怀,殷勤尔能说。

十载隔南北,瞀聩兼沈痾。

无由归聚首,怅望其如何。

丘原展先垄,里闬省亲故。

除岁又新年,相期戒行路。

正月春冰解,桃杏鲜花繁。

老人注两目,望尔东南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进善侄南归书此与之为别到家宾畿老弟亦可观也》。诗中表达了对侄子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侄子安全归家的期盼。

首句“秋高蓟北寒”描绘了秋季北方的寒冷景象,暗示了离别的季节背景。接着,“念尔远离别”直接点明了对侄子离别的思念。随后,诗人回忆起侄子在北京九年的时间里,自己对他多有扶持,表达了深厚的亲情和关切。

“黄花浥白露,买舟发潞河”描绘了侄子离开时的场景,黄花在白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美丽,而侄子则乘船出发,前往遥远的地方。这既展现了离别的凄美,也预示了旅途的艰辛。

“江湖六千里,慎哉所经过”提醒侄子在旅途中要小心谨慎,六千里路程充满未知与挑战。接下来,“到家冬已半,升堂拜仲父”描述了侄子平安抵达家中,与父亲团聚的情景。

“仲父喜侄来,深怜远行苦”表达了父亲对侄子归来时的喜悦和对长途跋涉的深切同情。侄子的到来让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同时也勾起了对离别时的悲伤回忆。

“子侄能几人,衰年频远离”感叹子侄相聚的不易,尤其是对于年迈的人来说,每一次离别都显得格外沉重。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亲人分离的感慨。

“停杯有咨询,从知先老拙”表明诗人与侄子之间的对话,询问着彼此的生活情况,同时也流露出对侄子未来的担忧。最后,“丘原展先垄,里闬省亲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希望侄子能够常回家看看,与亲人团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离别与团聚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万太守归严陵

圣人御宸极,宵衣念元元。

简贤付绥抚,申以奖励恩。

万子豫章彦,文科起高鶱。

十年峨豸冠,北面奉至尊。

绣衣艳丰采,白笔敷直言。

遂膺郡符寄,高盖拥彤幡。

严陵古睦州,山水清郁盘。

民淳风俗良,政务故不繁。

所尚简为治,教养心弥敦。

诗书振黉宫,耒耜勤田园。

东风蔼林垌,里胥无及门。

远迩诵贤守,声闻重玙璠。

念子吾故交,久别情郁烦。

兹来未几日,匆匆复南辕。

尝闻范与赵,为睦令绩存。

勖哉绍前修,以副平生言。

形式: 古风

题蒋婿重梅

北风振长林,黄叶萧萧下。

大地一清肃,梅花独潇洒。

纷看雪满枝,已觉春在野。

不有贞白心,谁知岁寒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题汤节都指挥兰雪斋

汤侯心迹清,潇洒兰与雪。

惟兰媲芳馨,惟雪儗素洁。

读书负高志,武爵承世勋。

缓带杜元凯,雅歌祭将军。

分阃帅淮南,大藩佐江右。

兰雪凛清风,从初未尝有。

功并西山立,名与章江流。

金貂图麟阁,努力追前修。

形式: 古风

题欧阳广汤梅花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

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

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

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

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

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

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

勉勉持廉虚,孜孜存洞属。

司寇上贤绩,爰进秩与禄。

特达腾声誉,恬澹寡嗜欲。

阶砌绝氛埃,不杂桃李俗。

雪色素梅花,先春烂盈瞩。

公馀坐相对,人物两清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