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良佐

回也逍遥只寓言,参乎三省道真传。

明知荣悴何由我,谁道修为亦属天。

朝市山林皆寄耳,简编灯火故依然。

穷年矻矻人休讶,山宅臞儒便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颜回的生活自在如同寓言,孔子以参悟反省教导真实之道。
明白荣华和困厄不由自己决定,谁又说修行也是上天安排。
无论朝堂还是山林都只是耳边过客,书籍与灯火陪伴始终不变。
一生勤勉不让人惊讶,清贫的书生也能成为神仙。

注释

回也:指颜回,孔子的学生。
寓言:比喻性的故事或言论。
参乎:向孔子请教。
三省:自我反省三次,即‘吾日三省吾身’。
道:传授。
真传:真正的教诲。
荣悴:荣耀和困厄。
何由我:由谁决定。
修为:修炼、修行。
属天:归于天意。
朝市:朝廷和市井,代指世俗社会。
山林:隐居之地。
皆寄耳:都只是听听而已。
简编:书籍。
灯火:夜晚读书的灯火。
穷年:终年。
矻矻:勤劳不懈的样子。
人休讶:别人不必惊讶。
臞儒:瘦弱的书生。
仙:神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梦桂的《次韵良佐》,主要探讨了人生的逍遥与修为,以及对世俗与隐逸生活的态度。首句“回也逍遥只寓言”提到颜回的逍遥生活只是寓言式的理想,接下来“参乎三省道真传”强调通过深入反省和学习才能真正领悟人生之道。第三句“明知荣悴何由我”表达出对人生荣辱无常的清醒认识,认为个人无法左右。第四句“谁道修为亦属天”则暗示修行并非全然由天定,个人努力不可或缺。

第五句“朝市山林皆寄耳”表明诗人不被尘世的喧嚣所动,无论是都市还是山林,都只是耳边过客。第六句“简编灯火故依然”则描绘出诗人坚守读书和思考的生活方式,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灯火依旧。最后一句“穷年矻矻人休讶,山宅臞儒便是仙”表达了诗人虽生活清贫,但勤勉不息,以瘦削的书生形象自居,视之为一种超脱世俗的仙人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淡泊名利、自我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105)

陶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良佐歇心歌三首(其三)

鸟窠看了看蜂窠,才上坡来又下坡。

松竹径中逢野老,芰荷香里唱渔歌。

归来不见香风改,老去何愁明月多。

况有句文供布施,僧来也唤作檀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良佐歇心歌三首(其二)

随意栽培花几窠,梅坡安稳即銮坡。

土尊岂胜茅柴酒,法曲何如欸乃歌。

著意事无虚事有,快行时少坐时多。

闲身散诞休惊去,尘世光阴等刹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良佐歇心歌三首(其一)

一生受用燕营窠,百岁光阴马驻坡。

晚境喜无干己事,故人远寄歇心歌。

君开经卷尘缘了,我辟山林诗料多。

得句却愁成绮语,何如一意向禅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龚子辉

身计平生尽付天,归来环堵更萧然。

君于客里怀新绂,我愧斋中祇旧毡。

一见便论千古事,定教迟了十馀年。

驽骀强欲追高躅,病骨摧颓怕受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