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十三数到哀筝柱,憔悴牵牛。鹊驾难留。

银汉桥边一夜愁。从今怕说黄姑渡,短梦悠悠。

旧事回首。但见秋光莫上楼。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开篇“十三数到哀筝柱”,以“哀筝”象征女子内心的哀愁,通过数筝柱的动作,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憔悴牵牛”一句,运用典故,借牵牛星(即牛郎)的形象,表达了女子因相思而面容憔悴的状态。

“鹊驾难留”则借用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暗示女子与爱人相隔银河,难以相聚的现实。接下来的“银汉桥边一夜愁”,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在七夕之夜的孤独与忧愁,将情感推向高潮。

后半部分转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回忆。“从今怕说黄姑渡”,“黄姑渡”可能是指渡过爱情的难关,女子担心今后再提此事会勾起更多痛苦的回忆。接着,“短梦悠悠”表达了女子梦境中的短暂慰藉与现实的遥远距离之间的矛盾感。

最后,“旧事回首。但见秋光莫上楼。”这两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警醒,暗示女子不愿再登高楼,面对秋日的萧瑟,似乎预示着她将不再期待或面对与爱人的重逢,情感深沉而哀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中所经历的苦楚、期盼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

纸灰飞遍关山路,山也重重。水也重重。

滴尽珍珠酒不浓。双栖漫谱雕梁曲,花也匆匆。

月也匆匆。燕子归来似梦中。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喜迁莺令

绿飞绵,红退萼。芳景故凄迷。不堪花信到将离。

刚是断肠时。金雁筝,钿雀扇。争似旧时曾见。

情丝牵断梦魂中。枉自费东风。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喜迁莺令

梦缠绵,魂怨抑。前事漫思量。朱楼高处见垂杨。

那信是他乡。莺自怜,花自惜。此意甚人知得。

缕金鸂鵣绣罗襦。曾有泪痕无。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风蝶令

唾碧凝痕重,流黄照影迟。姮娥依旧弄清辉。

我自不曾真见、月圆时。蝶恋前宵粉,蛛牵后夜丝。

酒边心事问伊谁。除下镜光灯影、少人知。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