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其一)

地北天南尽版图,幅员方广古来无。

太平只在修文德,枢府临边是大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铙歌(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广阔的版图和悠久的历史背景,强调了通过文德修齐治平的重要性,以及在边疆地区部署大儒作为枢府的必要性。

首句“地北天南尽版图”,开篇即展现出辽阔的国土范围,从北方到南方,无一不在版图之内,形象地描绘出国家疆域之广袤。接着,“幅员方广古来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广袤的地域规模,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相比都显得尤为宏大。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地理上的广阔,也暗含着对国家强盛和统一的自豪之情。

接下来,“太平只在修文德”一句,点明了维持国家安定繁荣的关键在于文德的修养和治理。这里的“文德”不仅指文学艺术,更涵盖了道德教化、政治智慧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强调了文化与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文德的修习,可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真正的太平盛世。

最后一句“枢府临边是大儒”则提出了在边疆地区设置大儒作为枢府的观点。这里的大儒不仅代表了高深的学问和卓越的智慧,更是道德楷模和国家精神的象征。将这样的人物置于关键位置,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边防安全的深刻理解。通过大儒的智慧和道德力量,可以有效维护边疆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宏大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文德治国以及人才重要性的高度认同,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铙歌(其二)

两戒河山未易谙,汉关秦塞剩空谈。

而今声教通穷北,天下边防却在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铙歌(其三)

西水源从六诏开,东方潮自大鹏来。

南标汉界铜为柱,北纪侯封岭是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铙歌(其四)

沥湖南北草青青,新筑湖桥过射亭。

宝月台边弓似月,七星岩下剑如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铙歌(其五)

中天悬月照龙旗,战士连营战马肥。

犹带征闽功伐在,南蛮谁复抗天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