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静极翻如有待,眠多未是无憀。

柳花毬转碧窗绡,不信东风才到。

闭月三三小径,藏莺六六弯桥。

香囊蝉锦懒重挑,乞取春愁閒了。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西江月》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宁静与活力。

“静极翻如有待”,开篇便以“静”字点题,但紧接着的“如有待”却暗示着静中有动,仿佛万物都在期待着什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眠多未是无憀”,进一步揭示了这种静并非真正的无趣或无聊,而是因为沉睡中的生命在等待苏醒,暗示着生命力的旺盛和对未来的期待。

“柳花毬转碧窗绡,不信东风才到”,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柳花比作滚动的球体,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情景。同时,“碧窗绡”则暗示了室内环境的雅致,与室外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而“不信东风才到”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与期待。

“闭月三三小径,藏莺六六弯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小径与弯桥,月光下的小径显得格外幽静,而隐藏在弯桥之中的黄莺,则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三三”、“六六”不仅体现了数字之美,也寓意着春天的繁复与丰富。

“香囊蝉锦懒重挑,乞取春愁閒了”,最后两句以香囊和蝉锦为喻,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即使懒于再次挑起香囊,也愿意让春愁闲散,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西江月》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疏影.湖上见柳影因赋此阕

轻阴冉冉。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

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无端忽度阑槛。

章台路暗人归处,看足了、斜阳浓淡。

又几痕、水际低窥,近日楚腰全减。

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笼住文簟。

欲结同心,空试荑苗,作就三分销黯。

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

最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

形式: 词牌: 疏影

桃源忆故人.萤

夜凉那更秋情独,冷燄雨馀轻扑。

坠处湿粘帘竹,瞥见因风逐。

穿烟照水犹难足,小簟窥人新浴。

残月刚移桐屋,一个墙阴绿。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惜馀春慢.戊戌三月二十二日汎湖用清真韵

绿遍山腰,青回沙尾,花信几风吹断。

屏间鸟度,镜里舟移,乍试苧衫绡扇。

常把禅机破除,难负春研,流光如箭。

正蘅皋税驾,袜尘不动,黛明波远。

看渐是、弱絮萦烟,新荷铸水,丽景一番熏染。

初啼鴂后,将噪蝉前,池阁嫩晴千变。

谁道凭阑有人,暗忆年华,自怜幽倩。

且停桡浅酌,霏雨沾衣数点。

形式:

摸鱼儿.得汪舍亭婺州晚春见怀诗用蜕岩韵答之

又腾腾、一番春晚,无情潮落江浦。

故人犹忆春前别,不肯载愁流去。

窗暝处,展淡墨吴笺、忽见殷勤语。客怀定苦。

在縠水双流,沈楼一角,日日独看雨。凄凉意。

不数淋铃督护,风流那减张绪。

平生我亦多情者,更搯酒边遗谱。还问取。

问青子绿阴、可记城南路。休歌尔汝。

待再觅邮筒,馀花晚笋,刻意为君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