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咏百论舍罪福诗

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并。

苦极降归乐,乐极苦还生。

岂非轮转爱,皆缘封著情。

一知心相浊,乐染法流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赋咏百论舍罪福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刘孝绰所作,通过对“罪”与“福”的探讨,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轮回的奥秘。

首句“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并”,描绘了人生道路的多变与选择的多样性,即使在追求目标时路径各异,但最终的目的地却可能相似。这里隐含着对人生选择多样性的思考,以及不同路径可能通向相似终点的哲理。

接着,“苦极降归乐,乐极苦还生”,通过对比苦与乐的转换,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循环性。在极端的痛苦之后,人们可能会找到快乐;而极度的欢乐也可能带来新的痛苦。这种循环往复的现象,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岂非轮转爱,皆缘封著情”,进一步阐述了情感与欲望在人生中的作用。爱与情欲如同轮转不息的循环,它们是推动个体行为和情感变化的根本动力。这里的“封著情”可以理解为情感的束缚或执着,暗示了情感在驱动个体行为的同时,也可能成为限制自由和幸福的因素。

最后,“一知心相浊,乐染法流清”,表达了对内心纯净与智慧的追求。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苦乐之后,人们可能会认识到内心的污浊(即贪婪、嫉妒、愤怒等负面情绪)与智慧(即平和、慈悲、理解等正面品质)之间的对立与统一。通过净化心灵,人们能够超越物质的快乐与痛苦,达到一种更为深刻和持久的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探讨了人生的复杂性、无常性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净化与提升,体现了刘孝绰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5)

刘孝绰(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名冉,小字阿士。七岁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诏诰。梁武帝天监初,起家著作佐郎。后迁尚书水部郎。作诗得武帝嗟赏。累擢秘书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终秘书监

  • 字:孝绰
  • 号:“神童”
  • 籍贯:南朝梁彭城
  • 生卒年:481—539

相关古诗词

赋得照棋烛诗刻五分成

南皮弦吹罢,终奕且留宾。

日下房栊暗,华烛命佳人。

侧光全照局,回花半隐身。

不辞纤手倦,羞令夜向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赋得遗所思诗

遗簪凋玳瑁,赠绮织鸳鸯。

未若华滋树,交枝荡子房。

别前秋已落,别后春更芳。

所思不可寄,唯怜盈袖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林下映月诗

明明三五月,垂影当高树。

攒柯半玉蟾,裛叶彰金兔。

兹林有夜坐,啸歌无与晤。

侧光聊可书,含毫且成赋。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咏素蝶诗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