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

寂然生众动,风绪到寒林。

虚室不离我,明灯欲照心。

杯香无晤语,书拥信讴吟。

触物天机内,何须问浅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静夜》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内心独白的画面。

首句“寂然生众动”,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地表现了深夜的宁静与万物的生机。在寂静中,似乎能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活动,这种反差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接着,“风绪到寒林”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树林,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生命的气息。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虚室不离我,明灯欲照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身处一间空旷的房间,但他的思绪却如同那盏明亮的灯,照亮了内心的深处。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虚室”和“明灯”分别代表外在环境的空旷与内在心灵的光明,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接下来,“杯香无晤语,书拥信讴吟”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或品茗或读书的情景。杯中的香气与书籍的墨香,成为他与自己对话的媒介,而“无晤语”与“信讴吟”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孤独并存的状态。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其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最后,“触物天机内,何须问浅深”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认为,自然界的每一个事物都蕴含着宇宙的奥秘(“天机”),无需刻意去寻找答案,因为答案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了内在体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静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我以及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起书怀(其一)

闭户凋群木,渺然岁月过。

自怜为疾久,不复使情多。

倚树暮禽集,曝檐初日和。

本无閒散意,聊此慰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病起书怀(其二)

旧厌书签少,新知药味多。

就閒惭子职,因病贵天和。

道欲依平澹,言先戒沓拖。

乐幽初见性,不独避风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閒居

木落芙蓉笑,端居习卧游。

好风催展卷,清旭照梳头。

淡荡操文笔,萧森激素秋。

剑缨俱未请,吾党自应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王氏园亭

入门朱夏改,取径绿溪长。

有地阴常合,无风竹亦香。

独行前侣误,缓坐后游忘。

爱此不能住,驱车九陌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