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白雁》由明代诗人李溥所作,通过对白雁的描绘,展现了其南来北往的迁徙之苦与孤独之感。
首联“南来北往叹长途,重整霜翎泛五湖”,开篇即以白雁的迁徙为线索,感叹其长途跋涉的艰辛,同时描绘了白雁整理羽毛,准备继续飞行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对动物生存状态的同情。
颔联“色映银河天共远,影分瑶岛月同孤”,进一步渲染了白雁飞行时的景象。银河映照着白雁的身影,显得格外遥远而辽阔;而其影子在瑶岛上与月亮相伴,却又显得孤独而凄美。这两句通过色彩与空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寂寞的意境。
颈联“传书度塞迷寒雪,避缴投荒长绿蒲”,描述了白雁在迁徙途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它们穿越寒冷的边塞,传递着信息,同时也躲避着可能的捕猎者,不得不选择荒野中的绿蒲作为栖息地。这一联体现了白雁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面对逆境时的智慧。
尾联“莫向芦花深处宿,错教鸥鹭夜相呼”,告诫白雁不要在芦花深处过夜,以免引起鸥鹭的惊扰。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警示意味,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白雁》一诗通过对白雁迁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灵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命脆弱与孤独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