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韵(其一)

雪中饶有百般佳,却似绸缪困约家。

老病自应馀菜色,风骚犹未合梅花。

背暄拟向田翁觅,面少时闻儿女誇。

可是年来四不出,也随笭箵傍南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雪中,感受到的复杂情感与生活状态。首句“雪中饶有百般佳”以“饶”字强调了雪景中的美好之处,但紧接着的“却似绸缪困约家”则转折,暗示了这种美好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束缚或困境,仿佛是困于家中的绸缪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处境。

“老病自应馀菜色”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年老多病,面容憔悴,通过“菜色”这一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风骚犹未合梅花”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梅花象征高洁与雅致,而“风骚”则是指文学才华,暗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不匹配。

“背暄拟向田翁觅”一句,透露出诗人试图从乡村的生活中寻找温暖与安慰,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逃避。“面少时闻儿女誇”,则通过儿女的夸赞,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被忽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最后,“可是年来四不出,也随笭箵傍南涯”两句,总结了诗人的现状——近年来无法外出,只能在南边的水边随性而行,既是对自身行动受限的无奈描述,也是对自然之美的寻求与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三用韵(其二)

惭愧长髯市入村,送诗踏冻到衡门。

未愁顾兔千毫秃,持看阳乌三足蹲。

我亦欲寻安道去,人应共怪阿先存。

界天雪岭依然白,更忆当年李仲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四用韵(其一)

寄食于人苦未佳,从来逆旅便为家。

四时长是瓶无粟,一夜偶然灯有花。

雪夜又寒谁复料,物中惟老不堪誇。

卷书危坐时相望,不觉西南各一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四用韵(其二)

五十年前三尺雪,匆匆捩柁下荆门。

坐惊荏苒吴枫换,长忆轮囷蜀芋蹲。

覆局还如一日事,劫灰能有几人存。

新诗读罢令人感,转瞬看看又岁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张刚甫广德学正

桐川咫尺路平宽,华檄春风白发欢。

教育兼全三者乐,起居频报四时安。

的传何况自诸老,远业岂徒荣一官。

从此江东有新句,寄来应对暮云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